一桩50年未曾落幕的凶杀案:电话就在手边,你,可报了警?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不可避免或主动或被动地充当过旁观者的角色。对于旁观者,是否用一般的道德审判,诸如自私冷漠,就可以解释?旁观者应在何程度上承担公民责任?旁观者面临的困境又是什么?

近日,《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一书出版,通过重新讲述一件50多年前轰动全美的案件,为人们思考旁观者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

那场案件发生于1964年3月13日凌晨。美国纽约市一名年轻女子,昵称“基蒂”的凯瑟琳·吉诺维斯在自家门前被人用刀捅死。犯罪过程共持续33分钟,28岁的受害者基蒂全身共有13处穿刺伤,凶手两度追杀基蒂,三次拿刀捅向她。

随后,《纽约时报》刊发头条新闻,宣称在案发过程中共有38人耳闻或目击凶案发生,但均未报警。这篇报道顿时引起轰动,英国、俄罗斯、日本和中东的报纸纷纷进行转载。在全美范围内,也迅速掀起了关于吉诺维斯案的大讨论。人们将本案视为一则现代都市人情冷漠的寓言,纷纷指责报道中提及的38个未向受害者基蒂施以援手的证人冷漠无情、道德败坏。就这样,旁观者这一群体被推上了道德审判台,几乎第一次占据了有关案件的舆论焦点。

在此后的50多年中,基蒂的遭遇被人搬上荧幕,写入歌词,案件中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细节不断隐晦地出现在各种影视剧和真实案件改编的故事里。吉诺维斯案在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案件,从未淡出公众视线。而每当类似案件发生,对于旁观者的谴责声也始终不绝于耳。

吉诺维斯案之后,“旁观者效应”更是成了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美国多家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了关于“旁观者”的相关实验。

比如,在一个相关实验中,研究者设计了一个“模仿基蒂·吉诺维斯凶杀案”的紧急状况。实验对象被要求等待广播指令,广播台就设在隔壁房间。过了一会儿,广播中传来一个声音,但所讲的内容似乎脱离了既定的内容。那个“指令播报员”会发出一连串的“哦,呃,呃”,假装自己癫痫突然发作,然后是“我需要帮助。是否有人……呃……我要死了。救命”。再接下来是一连串好像被什么噎住了的声音。

实验结果证明,当旁观者人数较少时,人们反而有较高比例向呼救者伸出援手。而当旁观人数众多时,确实存在旁观者目睹或耳闻不良事件时并不加以行动的情况。研究者提醒人们注意,所谓的“旁观者效应”,与旁观者的心理状态也有关联。旁观者是否采取行动,受他们所处的具体情境影响。这在指责旁观者见死不救的声音外,提供了论旁观者问题的另一种声音。

《旁观者》一书的作者通过警察局档案、庭审记录和自己的多番追索和走访,逐步还原了基蒂·吉诺维斯案的细枝末节,并指出《纽约时报》为追求新闻点,对报道中所涉的细节多少做了不实的处理。比如有些所谓的“旁观者”是因为将罪案误解为一般口角,或被害人走出视域不知所踪而没有报警,等等。清楚了解正在发生的是一桩凶案并袖手旁观的严格意义上只有两个人,而非报道所称的38人。在《纽约时报》炮制的“38个旁观者”中,固然有少数真正胆怯和冷漠之人,但也有人报案,有人冲出自己的居所守护垂死的受害人基蒂。

该书对“38个旁观者”的解构,使“旁观者”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作者同时指出,吉诺维斯案是纽约犯罪率飙升的序幕,是好时代和坏时代的分水岭。也就是说,此后的纽约社会,陷入了失序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操守已很难保证。美国人在讨论这一案件时,多集中在所谓“人情冷漠的现代都市寓言”这点上,其实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反向论证。这一案件本身,也为美国建立良序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比如直接促使911报警系统、社区互助组、好撒玛利亚人法案等的建立,并促使一些美国人为避免吉诺维斯案悲剧的重演,在危难面前,主动挺身而出。

在很多案件和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那么好的事件里,既非施害者,又非受害者的过路人群,广义上说,都可以被笼统地称为旁观者。旁观者原本是个很中性的词,旁观者的表现,往往有好有坏。《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一书以还原惊心动魄的真实事件始,启示我们旁观者这一被推上道德审判台的人群,是否可以在法理、人情、伦理、公民社会责任的角度,被重新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许纪霖教授道:“在突然其来的陌生人的苦难面前,人类的道德是否容得了旁观?本书所描述的吉诺维斯案,读了令人震撼。每个人或许都应该自问:假如身临其境,我会怎么做?这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人性中光明与幽暗互相纠缠。是的,神性与魔性,是心灵深处永恒的战争。”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