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倪四道研究员在作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倪四道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国际同行开展合作,首次发现了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揭示了地幔410及660千米间断面的小尺度起伏特征,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该研究成果于2月1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Report形式发表。国际著名学者Christine Houser在《科学》(Science)同期Perspective栏目撰文评述道:“该项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回答地球演化的根本性问题(The results may help to answer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Earth’s evolution)。”

板块构造学说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基石,刻画了岩石圈的基本运动学特征,而地幔对流理论则为理解板块运动规律提供了动力学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地幔对流模式的研究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分歧主要集中于全地幔对流和上下地幔分层对流两个模式。

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地幔混合对流模式猜想,即一些区域地幔分层对流、其它区域上下地幔整体对流。

倪四道研究团队基于温度及化学成分对地幔间断面各种横向尺度起伏的不同控制作用,对间断面的成因及地幔对流模式开展研究。

据了解,温度异常及化学成分异常均可造成大尺度(1000千米)和中等尺度(100千米)的地幔间断面起伏。但是,间断面的小尺度(10千米)起伏,难以利用温度异常解释,而是主要反映了化学成分的变化。

中外研究人员对地幔间断面的大中尺度起伏特征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其小尺度起伏特征尚未见报道,也因此难以判定410/660千米间断面的成因。

倪四道研究团队聚焦于地球内部界面起伏探测方法,提出了非对称路径背向散射PKP波约束小尺度起伏的新方法。研究团队搜集了全球密集台阵记录到的深震波形,开展了慢度、偏振、到时、包络形态等多震相特征分析,计算了系列理论散射地震图、并与实测地震波形对比。

基于地震学的观测与分析,研究团队提出410千米界面主要成因为相变,但660千米界面则不完全为相变面,在一些区域还应该是化学分界面,在其它区域化学分层不明显。这项发现难以用全地幔对流或分层对流模式解释,而支持地幔混合对流模式。

▲410千米界面与660千米界面地幔对流示意图

他们在论文中还建议科学家们开展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有助于定量研究上下地幔物质交换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地球动力学的理解。

文/文汇报驻鄂记者钱忠军 图/中国科学院测地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钱忠军
编辑:钱忠军
责任编辑: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