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年1998年翻译《国富论》时,已经90岁高龄了

钟祥财回忆,1986年他到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那年经济所和华东师范大学一起举行了“纪念《国富论》出版210周年、《通论》出版50周年学术讨论会”,“当时是小范围开的,不太敢讲亚当·斯密,讲凯恩斯可以,因为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政府为主导嘛。”钟祥财介绍,1980年代是中国改革启动和最有活力的一段时间,西方正好也在进行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大调整,于是重新掀起了“斯密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提出搞商品经济到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国富论》再次得以传播。据保守统计,1978年以后发行的中文版《国富论》就有二三十种,包括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杨敬年版、新世界出版社的谢祖钧版、华夏出版社的唐日松版、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胡长明版等等,销路都非常好。孙大权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重读《国富论》,是因为斯密主张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关乎中国的改革、开放,斯密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可行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杨敬年在其译著序言中就明确提到:“我们今天正在从僵硬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中摆脱出来,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不论在客观事物方面,还是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都充满了矛盾。”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经典,学习亚当·斯密的思想,一定会对“学问和事业有所启发”。杨敬年译本根据的是斯密生前最后一版,即第五版,有页边注、注释和导读,非常便于普通学者学习,从2001年第一版至今印刷了16次,共发行了7.2万册。

值得一提的是,杨敬年1998年开始翻译《国富论》时,已经90岁高龄了。在2016年9月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纪念《国富论》发表24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前,杨老还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稿,详细介绍了当年翻译的经过以及自己译本的特色。遗憾的是,就在会议举行前一周,杨敬年先生逝世,令与会的国内外学者震惊和悲痛。这位70岁重返讲台,86岁退休,90岁笔耕不辍,100多岁还通过电话给学生上课的老学者,没有博士生导师头衔,却获评牛津大学荣誉院士。钟祥财特别撰文对杨老的学者风范表达了钦敬之情,他同时表示,老学者重新翻译《国富论》,证明我们的学术研究到了一个需要再丰富、再认识斯密的时候,需要通过中国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发展它。




作者:荏山
编辑:于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