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首映高口碑,他们曾两度登顶珠峰,地球之巅的每一步都是人类精神

“背朝灯火,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

白云之上,哪来悲伤,万古只见雪茫茫

每寸冰霜,每寸锋芒,每一步都是信仰

往来绝壁,那道天梯,可以是我的肩膀


上述歌词,来自于不久前发布的电影《攀登者》的同名主题曲,直白有力地传达了影片所包含的攀登者精神。即将在9月30日正式上映、由上影倾力带来的电影《攀登者》聚焦了一群特殊的人群:珠峰攀登者,还原了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以东方叙事展现了中国精神。

9月23日,电影《攀登者》举办全球首映会,邀请了诸多大V参与首映礼,第一批影评出炉,从网曝影评来看,影评人们对此片给出了高度好评,增加了观众们的期待。



挑战自我、勇攀高峰是中国精神的一种呈现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运动员身上常会出现的疾病名,而《攀登者》中胡歌饰演的登山队员杨光,可能遗传了父亲的“马凡综合征”,意味着他无法登山。然而为祖国、为父亲,把志向放在了珠穆朗玛的这个年轻人,义无反顾,向着地表与天空最接近的珠峰攀登,他希望成为父亲的骄傲。

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这样一个迷人的数字,不仅让身患疾病的杨光,也让一代又一代攀登者魂牵梦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简陋的情况下,中国人凭借精神与信仰两次登顶珠峰。

1960年5月,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登上珠峰,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在前辈们的精神引领下,1975年,时隔15年,第二代珠峰攀登者又一次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迎风飘扬。

攀登珠峰关乎国家的荣誉,在此前《攀登者》发布会上,1975年参与攀登珠峰的队员桑珠、夏伯渝曾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当时的心境。桑珠坦言:“1960年中国登山前辈登顶珠峰的事迹与精神,给了我们1975年再次登顶珠峰的决心和动力,完成了中国人自己勘测珠峰高度的任务。”因攀登失去双腿、装上义肢的夏伯渝更坦称:“我那颗登顶的心与攀登精神一直没有熄灭。 ”

攀登的精神需要薪火相传,让更年轻的一代感受群山上的坚定信仰。正如监制徐克导演在回答为什么拍这部电影所说的:

“1960年的时候,世界上第一批人类(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的高峰,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国的攀登者。

他们向世界说明一件事情,珠穆朗玛峰是我们土地的高峰,既然是我们的山,我们就要亲自攀上去,踏在山顶上,告诉世界它的高度;站在最高处望向世界,告诉世界我们的视野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


七部电影,讲述人类挑战极限

面对巍峨的高山,有人心怀恐惧,但总有一群人带着挑战不可能的悲壮感,在恣意生活中尊重生命的本能,在膜拜瞻仰高山之余更渴望攀越与征服。攀登者们行走在生死边缘,挑战自己的极限,当他们站在高峰上,扬手迎接朝阳,才能真正体悟——原来人类在自然面前虽然渺小却又如此伟大。这种人类精神力在电影和纪录片中多有展示,观众可以借由影像的力量,感受极致的风景。


01《冰封168小时》

Touching the Void

(英国2003)

影片根据1988年乔·辛普森的同名回忆录拍摄而成,这本以真人真事经历写成的原著,在当年推出市面后即成为畅销书籍。乔·辛普森与西蒙·耶茨是一对登山好搭档,他们挑战秘鲁安第斯山峰,登顶下撤的途中,乔发生意外,跌下陡坡,摔断了右腿。西蒙用绳索紧紧拉住他,在暴风雪中下撤。然而在途中,乔再次不幸落入冰洞,两人难以沟通,仅靠一根绳索把彼此连在一起。影片以写实记录手法重演了那次登山史上的奇迹,并由主人公在片中亲自叙述。导演凯文·迈克唐纳德用三个阶段完成拍摄工作,从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到回到旧地,重现当时惊险情景,真实呈现了两人在自我拯救中的绝望与孤独。正如电影中所说:“你越接近死亡,越能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02《珠峰清道夫》

Death Zone: Cleaning Mount Everest

(尼泊尔2018)

这是一部讲清理垃圾的纪录片,但是清理的地点却不同。海拔八千米以上至珠峰之间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一支由20位登山专家组成的尼泊尔探险队出发前往圣母峰的“死亡地带”,目的是清除世界最高垃圾堆,恢复这座神圣山峰的风采,消除1.3亿人赖以生存的水源污染。影片中的登山过程大多由夏尔巴人自己携带的GoPro相机完成,记录下这一场生与死的旅程。在他们眼中,珠穆朗玛峰及其两侧被赋予了精神能量:经过这片神圣的土地时,人们应该表现出崇敬之情,心存景仰,而不应用不敬的行为激怒她,她对人们的敬爱是报以慈悲的。

03《重返巅峰》

(中国 2012)

一座充满传奇的山峰,一位坚韧的攀登者,六年的等待,三次失败的攀登经历。2011年11月,中国登山队队员孙斌与搭档采用阿尔卑斯式登山方式,攀登邛崃山脉主峰——海拔6250米的四川四姑娘山幺妹峰。这已经是孙斌第四次试图走进这座山峰。多变的山区气候,崎岖陡峭的大本营接近路线,艰巨的物资运送……众多挑战在等待着他们。“登山是一门忍受痛苦的艺术”,只有在苦难中蜕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才或许可能。纪录片通过第一现场拍摄的真实镜头,再现孙斌及其搭档挑战自我、追逐攀登梦想的传奇攀登探险之旅。

04《阿斯加德远征》

The Asgard Project

(英国2009)

由户外导演阿尔斯泰·李导演,该片获得了2010年班夫户外电影节最佳攀岩类纪录片奖,并入选2011年班夫中国巡展影片。人类对登山可以有多狂热?英国登山家李奥·霍丁和队友选择了远赴北极深处的巴芬岛,攀登世界最高难度之一的阿斯加德山大岩壁。他们的目标是沿垂直山壁登上山顶,随后,他们希望站在山顶,穿着翼装来一次漂亮下降。然而这个疯狂的计划,却让他们付出了万分的代价 。历时12天的攀登,经历绝望和受挫,远征队的核心人物李奥受伤了。却在冲顶前夜,所有人都忐忑不安之际,天穹的远方亮起绚丽多彩的光,他们看见了难得一遇的北极光。这神秘、梦幻的北极光,似乎抚平了他们心中的波澜。

05《喜马拉雅天梯》

(中国2015)

电影讲述的是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片名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高山向导。 影片把焦点对准了这位高山向导,他需要在登山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喜玛拉雅天梯》展示了这些珠峰引路少年们的渴望、彷徨和喜悦——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06《喜马拉雅》

(韩国2015)

这部是关于韩国登山家严弘吉的传记电影,他是亚洲首位完成14座8000米高峰攀登的韩国登山家,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的是韩国登山家朴武宅于2004年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不幸遇难。为了寻回同伴的遗骨使他们安息,严弘吉率团前往珠穆朗玛峰,开始了新一次远征。5月29日,严弘吉和他的队员不负众望,在珠峰找到了朴武宅的遗体,在冰雪皑皑的世界屋脊之巅为他举行了安葬仪式,并且立碑为念。

07《触摸世界之巅》

Touch the Top of the World

(加拿大2006)

改编自作家埃里克·维汉梅尔的同名自传,埃里克·维汉梅尔生来患有视网膜分层剥离症,在13岁便已完全失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迷上了攀登,并先后征服了世界三大洲的最高峰。埃里克邂逅了攀登名家PV,在他的鼓励下,埃里克决心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攀登的过程中,埃里克和他的队友PV、克里斯、杰夫以及夏尔巴人昂不畏艰险、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最后终于站到珠峰的顶峰,触摸到了世界之巅,埃里克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到达珠峰的盲人。


国庆档“非虚构”霸屏,现实主义风向强劲

以上介绍的片单很多都来自非虚构故事。以“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现象”为蓝本的非虚构作品,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国影视改编的重要源头。在即将到来的国庆档期,除了改编自历史事件的《攀登者》,同期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中国机长》,也因其背后的真实事件及历史经典瞬间,而获得了极大关注与期待。

非虚构写作本身对真实世界的独特表达,从更有质感的角度深入到生活秘处,探寻事物原本的样貌,以其为灵感来源的影视创作改编作品,因故事本身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从而具备了贴近人心的共情优势,这也促进了非虚构IP能够多维度、多方式变现的可能性,非虚构故事由此成为天然的引流器。

真实自有其力量,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直击社会热点,或还原历史、社会事件。前不久的电影《烈火英雄》改编自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故事原型是发生的大连新港油罐区“716火灾”救援事件,聚焦“消防员”这一群体,展现他们在火灾面前英勇奉献的精神。电影上映后,票房优异,好评不断,引发社会热议。

除此之外,《湄公河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电影,《人民检察官》《破冰行动》《国家底线》等均有现实原型的剧集,在上映播出后,均以其真实故事所流落出的情感张力打动人心,而追溯其源,这些非虚构故事内里都流淌着现实主义精神。搭载着现实主义强风,非虚构IP飞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袁欢
编辑:郑周明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