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改革先锋”、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获奖者,获颁“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两天前,在出发北京领奖的路上,于漪老师在机场候机室里仍然在与上海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等人谈论基础教育的发展。
01 高中部编版语文新教材让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即便离开讲台多年,于漪一直心系基础教育领域的动态。在机场候机室里,于漪首先关注的是这学期开始启用的高中统编版语文教材。
她提及,统编版教材中有些新内容,不少语文教师也是第一次接触,老师与学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譬如说,现在教材要求整本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但可能教师自己都没有读过,甚至不知道这本书。
还记得1965年,于漪第一次上全市的公开课,教的是高中语文《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一课。“这篇课文节选自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难度很大,我记得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上这堂公开课的。”
“育人不能打迂回战,要坚守教材和课堂阵地。”于漪举例说,如果教材中没有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学生也就无从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如果教材没有把好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等重大问题,学生就会“失魂落魄”。
如今,语文教材设计非常重视和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应的,也对教师提出了严峻考验。
上世纪70年代的于漪在课堂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技术工具,它更是为我们的“根”和“魂”服务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于漪一直认为,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指向人的,涉及到思维、情感、性格、价值等。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的反映。语言文字是人独有的,一定是为人服务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之根。
故而,早在80年代、90年代初,于漪就提出中国的孩子要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
上个世纪90年代,于漪承受着压力,提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于漪老师跟学生们在一起
02 课堂是学科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一定不能丢
“如果教育不追求德性与智性的统一,就是残缺的教育形态。”一直以来,于漪都坚持学科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孩子是在课堂接受教育,一天9-10节课,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一定不能丢。”
学科本身是有德有育,具备内在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科本身的德育特点激发出来,把它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
基础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生识字算数,而是为民族素质铸魂筑基,是“铸魂”工程。于漪认为,教师的教学和育人,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教师在育人时,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把理想情怀撒播到孩子心中,在孩子心中点亮一盏明灯,指明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这是基础教育质量最最根本的关键。
于漪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她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图为于漪老师在审阅相关教材
03 新中国的教师,应当德才兼备,一辈子锤炼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
从教近70年,于漪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所谓的教育质量,不是学生考了多少分,考出了多少成绩,而是指培养的人的质量。而人的质量,必须按照党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有中国心、中国情,世界眼光,要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
育人是第一位的,育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生命线。但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眼中只有“分”没有“人”,只谈“育分”不谈“育人”。
在于漪看来,教育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核心价值。因此,于漪一辈子奉行的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人是第一位的。做一名新中国的教师,应当德才兼备,一辈子锤炼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把这件事做好了,我们的孩子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于 漪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人民教育家”等称号。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声明
此视频经授权转载以促进信息传播,若此中有信息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烦请您通过wenhuiapp@163.com与本网联系并附上相应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