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陈亚军讲座全体学员在41楼文汇墙前合影
【导读】100年前的4月30日傍晚,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乘邮轮从日本来到上海,目睹了五四运动的爆发,1921年8月2日从青岛乘船离开。在中国停留的两年三个月又两天内,他走入11省作演讲交流,对中国知识界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些延续至今。
文汇讲堂、复旦杜威中心、华东师大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为期6个月的“跟随杜威看百年中国变化”立体读书会,在8月中下旬迎来了第五场线下讲座,也是读书会的高潮——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主任陈亚军教授以“聊哲学”的方式前后谈了6小时的“杜威对哲学的改造及其当代意义”,让30多位听友欲罢不能。在上周六(13日)举办的读书会闭幕式——学员演讲会中,大家纷纷表示杜威哲学开拓了自己视野,改变了个人生活。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积聚于此前线上线下九讲,突破于这上下两讲。
为何杜威的哲学思想称得上“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在杜威博士160周岁诞辰日(1959年10月20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以咀嚼陈亚军教授讲解精华的方式向杜威的“革命”精神致以敬意。其演讲精华呈现分为上下两篇,此为上篇。
8月15日晚的讲座,李念主持,原定的2个半小时,延长到近3个半小时,陈亚军新颖的讲法激发了大家对哲学的浓厚兴趣
约翰·杜威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在20世纪前半页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曾对中国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也培养了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追随者。2006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将杜威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American History)”。杜威所建造的实用主义理论彰显着20世纪的时代精神,如果说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开创了现代教育的实践理路,那么其教育理论背后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则是杜威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而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也被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1919年杜威(右五)来华,与胡适(右四)等中国学者合影
传统西方哲学
谈杜威哲学改造的意义,不能不了解它的改造对象。杜威以前的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目标是寻找世界的解释者或者叫大写的实在、真实的存在。杜威要改造传统哲学,并非意味着传统哲学一无是处。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一书的再版序言清晰地表达了:传统哲学和它所在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生活方式,相互之间是契合的。
*古希腊哲学:走出自然,找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理性
古希腊时期,人的智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开始关心:究竟是什么将人和万物区别开来。古希腊人发现,人有一种能力,它使我们和动物不一样,这就是理性、思想,它能够“看到”动物所看不到的东西,能抓住现象背后的真正存在(reality),或叫实在。“实在”使变化的感性杂多有了归类,它能够对变化的杂多做出解释和整理,因此,知道实在也就是知道了这些杂多的本质。
这样一来,世界在古希腊哲学家眼中就被分成了两块,一块是感性世界,即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世界,它变化多样、转瞬即逝;一块是本质的理念世界,它对感性世界构成一种解释与制约,是感性世界背后更加真实的东西,但不是你能用感官去把握的,你只能凭借理性去把握它。这些可爱的希腊人不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是最真实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想到的那个东西比看到的东西更真实。所以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自己的眼睛刺瞎了,因为他不相信看到的那个世界。
在整个传统的古代哲学里,理性地位很高,感性、经验、实践、常识在生活中或许离不了,但是在哲学里没有地位。到了中世纪,这个传统其实一直在延续。只不过是把本质世界的处所从世界之中移到世界之外去了,移到上帝那儿去了,理性被信仰所取代。
德谟克利特(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为看清宇宙的深处而刺瞎自己的双眼
*近代哲学:完成第二次启蒙,理性变成人的主体性
到了近代,上帝拿去的权威性重新又回到了人世间,理性再次成为焦点,人成了可与上帝叫板的巨人。但此时的理性不同于古希腊的理性,人的心灵独立出来了,理性成了心灵的核心部分,而心灵成了世界之外与世界对峙的独立物,它运用理性为自然立法。例如,康德认为,在我们的心灵里,有一些先天范畴,这是所有理性存在物所固有的,只要是人,总会把他先天就有的一些要素加到他所接受的来自世界的刺激上,为自己整理出一个世界来,使得世界向我们显现。如果说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启蒙使人从自然界挣脱出来的话,那么西方历史上的第二次启蒙使人从上帝那里挣脱出来,人的主体性突显出来了。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康德(左)、黑格尔(中)、费尔巴哈(右)
改变看世界的方式
杜威所谓的“哲学的改造”,也就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所谓自由或者心灵的解放,其实也无非是一种看世界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并不需要外力,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其实不是活在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上,而是活在我们看世界的那个眼光里,或者说我们活在关于世界的信念网络中。很多很多这样理所当然的信念或常识,构成了我们的世界。世界与我们怎样理解、看待世界不可分;不同的世界观,使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心灵的解放就是突破自己已有的世界观。这看起来很容易,因为它无需其他条件,似乎就取决于人的一瞬间的念头;但其实这也是最难的,我们已经被自己的世界观束缚住了,这样一种思维的转身往往没有办法自我完成。
因此,改变看世界的方式才是哲学所要做的事,与此同时也就在向你打开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两个是互为条件合二为一的。杜威正是要提出一种不同的看世界的方式,在此意义上,他所做的是“哲学的改造”工作。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的杜威的《哲学的改造》,刘华初、马荣译;《民主与教育》,俞吾金、孔慧译
近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于心灵解放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经验的关注开始凸显,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培根第一个喊出“知识就是力量”,随后贝克莱宣称“存在即被感知”,再到20世纪的逻辑经验主义,“经验”逐渐成了哲学的核心概念。而杜威正是在这种演进中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主义世界观,既继承了近代经验主义的精神又与英美经验主义有所不同。他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获得启发,从人与其他动物的连续性入手,来阐释他的经验概念。我们首先是作为一个生命体而存在的,这先于我们对世界的思考。生命在跟外物的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交换。一方面,外物作用于它,另一方面它又把外物吸收到自己里面来,再以自己所希望的或者能够保全自己存在的方式来反作用于外物,然后通过改变外物又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得以延长,发展,繁盛。
弗朗西斯.培根(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乔治.贝克莱(右),十八世纪经验主义哲学家
“经验”的新内涵
因此,经验最基本的含义不是“知”,而是“做”,是我们和环境的一种交互作用。然而,不是说所有的这种你和物的这样一种交换作用都能叫经验。在杜威看来,如果我们的单个交互作用并不会对进一步的交互作用产生意义,那么这样的交互作用就无法称得上“经验”。经验一定是与下一个交互作用形成某种关联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之间的关联意味着某次交互作用一方面制约着进一步的交互作用,另外一方面又通过之后的交互作用,对这一个经验的意义作出了诠释。人类的世界形成了一个跟动物有所不同的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杜威对于经验的这一阐释意义重大,它确立了一个哲学的基本眼光,那就是:世界实际上跟我们的实践、跟我们的生存、跟我们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杜威认为,经验并不是旁观者对世界的认识,而是你在生活之中与世界的朝夕相处。从杜威的角度来说,当我说我对马有经验时,不是说我到草原上看到马,有一个关于马的印象,我就拥有了一个关于马的经验。跟一个养马、骑马、与马朝夕相处、马在他的生活甚至生命中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的老农相比,他对马的作为对象的丰富性的了解,对于马的意义的了解,比我仅仅作为旁观者的了解要丰富的多得多。杜威所说的关于世界的经验,并不是去观察一个伫立在那里的公共的存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你用什么方式去跟世界打交道。
《确定性的寻求》,【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童世骏校,2019年8月出版
哲学改造两大贡献
在古典实用主义家族里面,有三个代表人物:皮尔士、詹姆斯、杜威。与皮尔士、詹姆斯相比,杜威第一次将实用主义体系化。实用主义在皮尔士整个哲学大厦里,最多是一个小房间,只是它可能很重要,而他所关心的主题比实用主义要大得多。实用主义在詹姆斯那儿,主题是分离的,他研究实用主义,也研究经验主义,但詹姆斯没有自觉地把两者焊接起来,找到它们内在的关联。自觉地做到这一点的是杜威。
杜威的贡献在于:第一,将实用主义不同的主题、领域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根和干,上面有分支。主干是经验主义哲学,分支是教育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杜威第一次把实用主义从哲学思潮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他不仅使实用主义的学说被欧洲学术界所知晓,还第一次把它变成一种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在整个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古典实用主义代表人物(从左到右):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1939-1914)、威廉·詹姆斯(1842-1910)、约翰·杜威(1859-1952)
(刘梦慈据讲座整理改写,语音整理:全体读书会成员)
下篇题目:
陈亚军:从开创范式而言,杜威哲学价值当下仍被低估
往期链接:
读书会回放:
8月15日晚上陈亚军聊完哲学,编外学员被哲学魅力所吸引,纷纷发问
8月15日晚讲座中,7位提问获者获得文汇讲堂的特别书籍奖励及华师大出版社赠予的书展门票
8月29日晚,延续讲座后学员与第二次特地从杭州赶来的陈亚军教授合影,大家都满载而归
10月13日下午,“跟随杜威看百年中国变化”立体读书会学员演讲题目集纳
10月13日演讲后,A组七位不同职业和年龄的同学在文汇报主题展前留影纪念,左一为组长柴俊
10月13日学员演讲交流后,B组为纪念6个月内结下的读书友谊而留下珍贵合影,左一为组长王葆瑜
10月13日,学员演讲后在报社展览前合影,身后是袁隆平、王蒙、吴孟超的人物报道展,为期6个月的读书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10月13日17点到21点,学员们克服心理压力腾空撰稿,进行了演讲交流。从上至下分别为杨福兴、王葆瑜、林晓彤、柴俊、韩思敏、盛永忠、柯瑞丰、吴元梅、李念、袁忠凯、刘苏南、李世新。刘苏南因为半年前预定了出国,留下了视频演讲。
相关链接:
作者:陈亚军 刘梦慈等
照片整理:李念 柴俊
编辑:李念 刘梦慈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