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同时受苏德两方嘉奖的千面谍王阿贝尔,差点毁在“猪队友”手中

在美国和西方国家所撰写的介绍情报活动的作品中,差不多都把苏联克格勃上校(后来被晋升为少将)的鲁多夫·阿贝尔与佐尔格并列,称之为“千面谍王”。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出版过一本名为《一颗铜纽扣》的苏联小说,里面所写的那位打人德军内部的出色侦察员普罗就是以阿贝尔为原型塑造的。

>>同时受到交战双方奖励的人

阿贝尔,生于1903年。他从小,就多才多艺,特别是在外语与美术上,都表现出了过人的天分。他的德语、英语都说得非常地道,别人根本听不出他实际上是一个俄国人。他青年时代,就被挑选到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担任了外语教员。因为他在工作中,显示出了惊人的记忆力和其他方面的良好素质,不久又被挑选去国外做了情报工作。

1939年,德国侵占波兰以后,苏联情报部门决定让阿贝尔打入党卫军内部。为此,他假冒日耳曼血统的难民,从苏联进入波兰境内,找到了德国党卫军,并要求为之效劳。一向多疑的法西斯党卫军军官开始自然不会信任他,只给了他一个上等兵的军衔,让他负责翻译工作。

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后,他随军前往。一次德军包围了一支苏联军队,当看到苏军集中火力掩护一辆坦克拼命突出包围时,阿贝尔就料定坦克中肯定有重要人物或文件。最终,那辆坦克被德军打坏停下。阿贝尔便自告奋勇地要去炸毁它。在得到允许后,他接近了坦克,发现里面的人都已经战死了。于是,他就钻了进去,迅速销毁了坦克里的一些重要文件,并把坦克点燃。当阿贝尔做完这些事后,从坦克里钻出来时,却被流弹击中了头部,负了重伤。没想到他的这次表现,竟使他获得了纳粹的铁十字勋章。而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给他秘密颁发了一枚勋章。一个人能够同时从交战双方获奖,这在战争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阿贝尔的英勇表现使他受到了纳粹党卫军的信任。再加上他处世精明,于是他很快就高升了。他不仅得到了上尉军衔,还被调入盖世太保总部,还曾一度担任过希特勒的小车司机。在那里,阿贝尔向苏联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情报。

战争结束后,已成为苏联少校的阿贝尔本想回国,莫斯科总部却又发来了命令,要他以难民身份潜入美国,领导一个以获取美国原子弹研制秘密为主要目的的情报网。

>>苏联安插在美国“原子间谍网”的总头目

阿贝尔首先以德国难民身份进入了加拿大,又从那里移民美国。他来到纽约,住进了比较混乱的布鲁克林区一座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楼房。平时,他以画师的身份出现。

出色的间谍,往往都败于拙劣的协助者之手,阿贝尔也是如此。克格勃总部为了帮助他工作,于1954年派遣了一个名叫雷恩·海赫伦的人从莫斯科前往美国,来担任他的助手。

海赫伦一到美国,就神经紧张,感到草木皆兵。他在向阿贝尔发出联络信号时,就出现了差错。此后,他也在纽约住了下来,与阿贝尔一起工作,又连连出现差错,情绪也日益低落。

▲在电影《间谍之桥》中饰演阿贝尔的英国演员马克·里朗斯,以其精湛的演技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男配提名

阿贝尔虽然一再安慰和鼓励他,也无济于事。阿贝尔后来看到此人实在不中用,只好通过秘密渠道,向总部汇报了海赫伦糟糕的表现,要求换一名助手。不久,海赫伦就接到了通知,要他返回苏联。此人感到回去后肯定不会有太好的结果,而且美国纸醉金迷的生活也对他产生了不小的诱惑。几经犹豫后,他终于在上船前,下了叛逃的决心。他直接找到美国联邦调查局,不仅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而且还出卖了阿贝尔。

1957年夏天的一个炎热的日子,联邦调查局派出的特工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找到了阿贝尔的寓所。当时,阿贝尔正在家中作画,听到敲门声,他站起来,走过去将门打开,只见几个穿着风衣、头戴礼帽、面无表情的陌生人站在他的门口。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几个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他迅速地冷静下来,同时脑子里飞快地将自己的近期的活动过了一遍,自忖没有什么地方露过破绽。也许,他们只是找错了地方。

“先生们,你们是谁?我不认识你们,你们在这个时候来敲门,赶跑了我的灵感!”阿贝尔大声地咆哮起来。

几名特工并没有回答他的问话,貝是静静地看着他,过了一小会儿,一个领头的才开口对他说道:“上校,您表演完了吗?希望您能与我们合作。”

这时,阿贝尔才知道自己身份已经完全暴露了。这时,他开始利用特工们表面上对他的客气虚与周旋,寻机处理密码。由于天热,这时他正光着膀子,于是他便以要求穿衣和上厕所为名,离开了特工们的视线一小会儿,就是在这一小会儿中,他敏捷地将密码本投进了厕所的抽水马桶,并按下了放水钮。等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发现后,密码本已被冲走,根本无法捞出了。气急败坏的特工们怕他再耍什么花样,只好给他戴上手铐。

上了汽车之后,他又寻机按动衣服上的特制的钮扣,把藏在衣服里面的微型胶卷也销毁了。

>>为苏联挣足了面子

美国人在抓到阿贝尔后,认为他是至今为止捕获的职务最高、意义最大的苏联间谍,为了在世人面前大出苏联的丑,开始大造声势。目的无非是想在公众面前暴露出这个“原子间谍网”对美国的危害。可是在秘密审讯中,尽管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阿贝尔就是不肯吐露一点有价值的东西,而那个叛徒也讲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美国特工又以几年前与他有所联络的罗森堡夫妇被电椅处死一事相威胁,阿贝尔却全无畏惧。随后,美国方面又把他带到法庭公开审讯,以引起公众舆沦警惕“共产党间谍阴谋”。没想到,阿贝尔却利用他所熟悉的美国法律,在答辩时援引一些条文反唇相讥,使当众指控他的人狼狈不堪。

最后,美国法院判处了他有期徒刑30年。当时已经55岁的阿贝尔当庭表示,愿意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服完刑期。他的这种坚定而从容的态度是在以往被捕的间谍中非常少见的,因此赢得了许多听众的同情。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也发出感慨说:“为什么美国培养不出这样大师级的优秀间谍。”

苏联克格勃也在关心自己的这名特殊的外派人员。并提出可以用1960年被击落的美国U-2侦察机的飞行员鲍尔士来交换。

但对于美国来说,鲍尔士本人的价值与阿贝尔根本不能相比。他只是个退役飞行员,被捕后的表现又极其糟糕,不仅不肯服用中央情报局发给他的毒药自杀,还在法庭上逢问必招,并一再乞求宽恕,在国际舆论面前出尽了美国的丑。但是U—2飞机被击落和飞行员被捕一事,曾轰动世界,并引起美国公众的极大关注,鲍尔士又是惟一在苏联被公开判刑的美国飞行员,把他营救回来在国内可以改善政府的形象。再加上U-2侦察机是怎样被击落的,苏联使用了什么防空武器,其威力如何,也只有让鲍尔士回来,才能真正搞清楚。在反复权衡利弊后,肯尼迪总统做出决定,同意交换。

被捕过的克格勃间谍回国后,一般都不会再得到重用。但阿贝尔却是一个例外。也许是因为他在国际上的名气太大了,也为苏联人挣足了面子,所以他受到了特殊的待遇。他的军衔又被提升了一级,成为克格勃的少将局长,专门负责向外派人员讲授隐蔽行动的专业知识。

阿贝尔将军于1971年去世,在他死后,克格勃为他建起了一座塑像。他与佐尔格享有同样的待遇。

(摘自《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王志坚文)


作者:王志坚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