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和自尊心是同一概念?错!听专家谈如何与孩子聊自尊

常听家长们说,“我们家孩子自尊心太强了” “我觉得孩子特别敏感,自尊也很低,怎么办?”……这里的自尊心和自尊,其实是两个概念

个体通过对构成自我概念的特征进行评价而作出的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定就是自尊,也就是对自我的评价成分。高自尊的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希望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对自己属于哪类人感到满意。低自尊的孩子总是看着自己的缺点,忽视优点且不喜欢自己。平时我们所谓的“自尊心强”,其实是对自尊的强烈感受与反应,通常还是因低自尊引起的

我们的自尊并不是一开始就以整合的方式对自己做出总体评价,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苏珊哈特的“儿童自尊层次模型”认为,4-7岁的儿童可能处于自我膨胀阶段,会因为希望讨人喜欢而倾向于在所有方面都积极评价自己。到童年中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会反映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得到音乐老师更高评价的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唱歌好,并更容易进合唱队。同时,自尊感不仅依赖于别人的评价,还取决于评价的角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很看重自己的唱歌能力,而别人对他唱歌能力评价高的话,他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和自尊感也会更高。

到了青春期,青少年的自尊感会集中在人际关系方面,性别差异也体现得更加明显。女生的高自尊通常是因为朋友的支持和赞同,男生则会因为在朋友中影响力更高而获得高自尊。女孩相比于男孩会更在意他人的评价,也更容易因为和家人朋友的关系而困扰,她们在青春期时出现的自尊感降低程度要大于男孩子。

所以,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也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同伴互动、学业情况等。在儿童自尊的形成中,父母互动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民主、温和、支持的抚养方式和高自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多地表达积极和正向的鼓励,例如“我相信你可以” “你是个好孩子”,而不是冷漠、责备或操控的方式,会帮助孩子建立和提高更好的自尊感。

随年龄增长,同伴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关注到孩子自尊感的变化,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合适的引导与支持。高自尊的年轻人会在未来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并且较少出现抑郁倾向或行为问题



作者:张天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职心理治疗师)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文汇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