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催生网络乱象,专家建议—:让未成年人养成正确的“偶像观”

“小学生一个星期不吃早饭给偶像集资”“数据女工熬夜刷榜控评第二天上课迟到”“粉圈互撕谩骂、人肉搜索”“职业黑粉联动营销号造谣抹黑对家艺人”……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饭圈文化”在青少年中日益盛行;随之而来的一些乱象值得关注,一些打着“追星”“应援”旗号,对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或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近期,不少专家学者指出,“饭圈”乱象需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多重视,从整顿“饭圈”应援行为开始,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正确的 “偶像观”;专家同时指出,流量艺人也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职业道德、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分类施策,整顿“饭圈”乱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规模庞大的“饭圈”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由粉丝情感化消费带来的收入占比约50%。

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特殊的文化景观,“饭圈文化”有其正面的、积极的一面。比如不少 “饭圈女孩”自发组织起来“为祖国打Call”,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王苏认为这是“饭圈”中的优秀表率和榜样。

与此同时,“饭圈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让人忧心不已,比如虚假数据、攀比炫富、互撕造谣等,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不少粉丝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大量的金钱去追星。不久前,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在分析造成无底线追星的原因时表示,青少年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感到迷茫,把偶像作为一个理想的“自我”去追寻或打造。光鲜亮丽的舞台和偶像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同时,当下正处于文化发展大爆炸的时代,未成年人接受信息的方式多,尤其是一些自媒体把明星作为话题新闻来炒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饭圈文化”乱象。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认为,“饭圈”的应援行为会让青少年形成以金钱和名利为导向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三观”的形成。他呼吁对“饭圈应援乱象”分类施策:比如对成年人的过度应援行为以劝诫为主,对未成年人则要明令禁止;对于自发应援行为可以不作过多限制,但对以应援为由私自敛财的“粉头”需要加强监管;对利用职务便利进行应援的行为应当坚决制止,例如禁止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为明星应援。 针对网络造谣,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提出,“部分网民和营销号以‘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吸引眼球,传播内容”,应该通过法律进行规范,倡导大家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明星走红,要靠作品而不是流量

整顿 “饭圈”乱象,专家学者们也对处于暴风眼的流量明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通过作品而不是流量来立足娱乐圈。 事先不背台词、临场演对手戏时口中念着“1234567”——这种缺少职业精神的行为令人不齿,但部分流量明星们却仗着有粉丝的盲目支持我行我素。

著名表演艺术家、上海文联主席奚美娟认为,演员所塑造的舞台(银幕)艺术形象的审美是精神性的,正因为演员的劳动产品具有“创造者与创造物合二为一”这样的特殊性,“演员在劳动创造过程中任何一点不经意的表现都会展示在观众面前”,因此演员的职业道德也就特别重要。奚美娟强调在学校教育阶段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她说,自己还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的时候,老师会一再提醒舞台表演时不要随意去拉扯侧幕条,因为在观众眼中这就是对舞台的破坏。正是通过许许多多这类小的细节,培养起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维护舞台艺术氛围的习惯,这就是演员职业道德的一部分。

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提醒那些一夜爆红的艺人要保持清醒,不要迷失自我。他表示,很多年轻艺人通过综艺或比赛一战成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随着大把粉丝蜂拥而至的是“偶像光环”,把自身缺点、短板都屏蔽了,很容易迷失自我。廖昌永建议,“粉丝要冷静、媒体要冷静、艺人要冷静”——粉丝对偶像有多高期待,将来就可能有多失望。比保持“热度”更重要的是保持“艺术水准”,青年艺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专业水平、真心敬畏艺术。

作者:卫中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