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是中共党史的主线 |151期文汇讲堂·党史系列

【导读】3月27日上午,第151期文汇讲堂《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来》在上海图书馆成功举办,著名党史、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统的主讲吸引了520多位报名者,其中有20余个各级党支部加盟。这是受疫情限制后,文汇讲堂第一次大规模线下回归,新老听友和观看直播的网友都被刘统教授注重历史细节和丰富扎实的史料所深深吸引和感染(详见文末链接)。今天,文汇报整版刊发了讲座内容,并被学习强国转载。

现讲堂频道刊发整理后的详版和现场互动。

2021年3月29日文汇报第五版

2020年底出版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在传统中共党史叙述上有所延伸,从1901年《辛丑条约》开始。中华民族进入了最屈辱、黑暗的时代。清政府的腐败与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发了众多爱国青年的反抗。从秋瑾、徐锡麟到孙中山,一代代革命者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事业,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

然而,辛亥革命之后,国民党暴露出严重的弱点。政权被袁世凯夺取。袁世凯称帝复辟,被愤怒的国人赶下了台。国人深刻反思,如何才能实现国家复兴?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新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1921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尽管只有50多名党员,但却点燃了一颗火种!

今天的讲座,不打算全面介绍这个过程,我选择了三个题目具体讲解。

演讲开始前,讲堂用三句话给刘统一个素描《刘统:用史料还原历史心跳》

黄埔军校为革命培育了哪些种子?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工人运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深入江西安源煤矿,1922年爆发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后,京汉铁路工人也要求在郑州成立总工会。但这触动了军阀吴佩孚的切身利益,他动用军队,残酷地镇压了工人运动。“京汉二七大罢工”失败的沉重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革命必须建立武装,才能实现打倒北洋军阀的目标。1924年初,共产国际促成了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共产党人参与其中,仅有一千多名党员的共产党,在新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占有10人,毛泽东当上了国民党的候补中央委员。共产党有了合法身份,开始迅速发展壮大。

京汉二七大罢工的失败,让中共认识倒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图为武汉二七纪念碑

中国共产党发挥各地组织作用,秘密招进大量人才进黄埔

孙中山经历多次革命失败后,也认识到建立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在双方共同意愿下,苏联顾问提出要为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孙中山派蒋介石、共产党员张太雷、沈玄庐一起到苏联考察,参观苏联红军的部队,学习苏联红军的组织。

1924年夏,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了黄埔军校,在全国秘密招生。黄埔军校的筹备和创建共产党得以参与其中,特别是招生。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都有组织,毛泽东在南昌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亲身主持了上海的招生工作,很多人来到上海后再去了广州报考。

许多年轻的共产党员被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如徐向前、陈赓、林彪等青年学生纷纷投奔黄埔军校。陈赓16岁就到湘军当兵,原本在程潜设立的军官学校上学。一听说黄埔军校建立,陈赓率先跳槽,导致军官学校的左权等140多个学生集体投奔,成为黄埔二期。黄埔生中一期、二期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精英。黄埔军校培养的学生强调政治立场坚定、培养革命的信仰和作风。许多共产党员学生通过学习,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精英。

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左),陈赓(右)带动了140位学生集体投奔

苏联教官传授政治委员制度,中共初步建立党领导军队原则

当时的黄埔军校一边学习一边打仗,成功参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参与东征打倒陈炯明。军校的苏联顾问除了传授军事技术外,第一次讲解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苏联红军来自沙皇旧军队,军官都是贵族出身,在前线经常叛变。列宁认识到必须由共产党控制红军,就派了一些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到红军担任政治委员,执行三大任务:监督旧军官执行命令,对士兵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解决士兵家庭生活方面的困难。政治委员在部队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和稳定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红军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学会了这套制度。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在每一期都秘密建立了支部。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共产党有了军事人才,他们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四位元帅、三位大将、七位上将都是黄埔出身。第二,共产党人学会了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红军中各级都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党对军队的领导体现为“支部建在连上”,通过政治委员来执行党的路线。

黄埔军校成立会(左),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后,每一期都秘密建立了支部。

中共在武装起义过程中如何吸取教训?

国共合作开展大革命和北伐,共同的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北伐战争越胜利,蒋介石越担心。国民党的价值观和政治方向与共产党根本不同,在北伐和工农革命中越来越明显。

多力量促蒋介石密谋“清党”,中共从合法被迫转入地下

北伐军到达上海之前,周恩来、赵世炎成功组织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蒋介石深感共产党已成气候,颇为不安。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上海总商会虞洽卿、青帮黄金荣和杜月笙、租界洋人都来劝蒋介石,国民党最后密谋决定“清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4月15日在李济深广州叛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叛变,共产党一下从合法革命者变成了被追杀者,大量共产党员被屠杀,中共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关键时刻,陈独秀表现的软弱和犹豫不决,眼看共产党人被杀痛苦万分又毫无办法,1927年7月,陈独秀离开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当时的中央负责人瞿秋白、李维汉、罗亦农等挑起担子,共产国际派来新代表,指示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武装斗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共产党一下从合法革命者变成了被追杀者

南昌起义有2.4万正规军,但并未决策好起义后方向

武装斗争谈何容易?共产党人起初没有经验。8月1日,三个中央委员周恩来、李立三、张国焘秘密来到南昌,策动贺龙、叶挺和朱德的部队发动八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举动。参加起义的两万四千多人全是正规军,但起义之后怎么办?领导层没有拿出正确的决策。

起义领导人谭平山在南昌组织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把与起义无关的宋庆龄、邓演达甚至张发奎都拉进来了。刘伯承参谋长说,南昌起义成功后,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打出共产党的旗帜。领导者是共产党员,骨干分子也是共产党员,但却使用了国民党的旗号。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

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张发奎手下的叶挺团,贺龙部队都是正规军。

第二,起义部队上哪儿去?当时国民党张发奎、朱培德的部队都在向南昌逼近,起义领导人决策南下广东潮汕,因为彭湃在那边有革命根据地;还希望共产国际利用汕头港口运输物资来支援革命。

8月5日起义军从南昌匆匆南下。当时没来得及整编队伍,公开党组织,刚走了两天蔡廷锴的部队就叛变了。一路上也没有宣传群众,没有联系地方党组织,两万多人行军得不到群众的支援,生病、掉队、逃跑,天天减员。

广东是国民党的大本营,绝对不容许共产党占领。李济深、陈济棠集合国民党军3.5万人在广东边境上严阵以待。南昌起义军经过长途跋涉,只剩1万多人。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好容易冲到汕头,英国炮艇在海上向共产党开炮。白色恐怖之下,原来的工农基础早就瓦解了。

南昌起义队伍在广州遭败,领导人在普宁县流沙镇小教堂开会后解散了起义军

朱德危难时刻保留了一个团,事后众人反思三大教训

寡不敌众,起义军失败了。领导人在普宁县流沙镇小教堂开会后解散了,多数人四处逃亡。在危难时刻,只有朱德带着一个团没有跑。朱德说:我们还要继续革命。在井冈山纪念馆,我看到朱德在读《三国志》的东汉战乱历史时做的批示:“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避,养力以待,后多成功”。朱德整编了队伍,去投奔云南讲武堂的同学范石生,约法三章,保存了南昌起义最后的种子,陈毅是党代表,林彪是排长,粟裕是班长。朱德以关键时刻的坚定表现,使他从一个中层指挥员成为红军之父、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陈毅、贺龙、刘伯承后来都反思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第一,没有明确打出共产党的旗帜;第二,共产党的组织在军队里面不完善,在关键时刻没有发挥核心骨干的作用;第三,领导寄希望于共产国际,走到了沿海,走到了国民党的核心区,陷入强敌围攻,在力量对比上没有取胜的可能。这些都是代价和教训,都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初期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

src=http___s10.sinaimg.cn_mw690_001q0W81zy6TNQlPTGV39&690&refer=http___s10.sinaimg.jpg

在井冈山纪念馆,保留着朱德在读《三国志》的东汉战乱历史时做的批示

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三湾整编——支部建在连上

毛泽东是汉口中央“八七会议”上被派往浏阳领导秋收起义的,当时他还是个书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1962年,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说,谁要是说我那时就能领导中国革命了,我就会指挥革命战争了,那都是吹牛。我就是个书生,我哪儿会打仗,上级叫我干我就服从命令,就去浏阳搞起义去了。当地农民军也不知道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虽然一度攻占浏阳城,结果在国民党军队反击之下很快失败了。毛泽东此时还清醒,意识到不能再去攻打长沙。他带领剩余部队撤到文家市的里仁学堂,决定找个隐蔽的地方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毛泽东决策退往湘南,也不确定能去哪里,于是就带着队伍钻山沟。这些打了败仗的兵一个个士气低落,人心涣散,不断有人开小差逃跑。毛泽东非常焦虑。队伍走到了井冈山脚下一个小山村三湾,很多人都在议论准备逃跑。第二天早上,毛泽东在村口大树底下集合队伍,他讲话说:革命现在到了困难的时候,谁想走我也不勉强。清理了动摇分子,他剩下的800人改编,队伍缩编成一个团,下设7个连,每个连派2、3个党员带部队,这叫“支部建在连上”。这个举措当时起到了稳定军心、党来掌握队伍的作用。

毛泽东在井冈山脚下三湾村村口大树底下集合队伍,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

通过袁文才井冈山落脚,定下“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争取民心

毛泽东联系了井冈山的袁文才,先给部队找了一个落脚的地方。毛泽东上了井冈山,第一步是怎么活下去?他带着队伍在井冈山周边打粮、筹款,找饭吃。他明白要想有饭吃,首先要和山下群众搞好关系。毛泽东走到桂东县沙田镇,第一次公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番薯,打土豪钱款要归公。六项注意:第一条上门板,第二条捆铺草。当时这个小镇子仅有几间土房子,1000多名红军住不下,于是,有的战士抱了老乡的门板和稻草在外面露宿。第二天一早队伍出发,战士们集合离开留下了一地门板,老百姓无法辨出哪块是自家的,也上不回去,于是纷纷指责红军。毛泽东一听,命令战士们回去给老乡上门板、捆布草,并说“这就是军纪”。后来林彪加第七条“洗澡避女人”,陈毅加了第八条“不搜俘虏腰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开始就是这些土话,但是很接地气。最初目的是为了搞好群众关系,后来形成了人民军队的宗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这些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首先使红军能够生存,能够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发展。

src=http___s13.sinaimg.cn_mw690_001kVMOozy73JJXM5qYec&690&refer=http___s13.sinaimg.jpg

红军的背包上刻着毛泽东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朱毛得出16字以弱胜强的游击战术秘诀,红军得以发展

解决了生产问题,第二步思考怎么战胜敌人?毛泽东向王佐取经,学会了机动灵活的“打圈子”战术。在此基础上,他和朱德反复研究,红军创造出游击战术16字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以弱胜强的秘诀。红军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为何都选在东固?我去了实地,因为顺着张辉瓒进苏区那条路,从吉安出来都是平原,直到富田才开始进山了。进入东固十几里地全是峡谷,峡谷两边都是灌木从,周围十几里地无人居住。在这里打伏击战最合适不过了。

进入东固十几里地全是峡谷和灌木从,周围十几里地无人居住,在这里最适合打伏击战

井冈山生活非常艰苦,怎样保持部队的凝聚力?毛泽东提出了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原则,把党的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艰苦奋斗作风的养成,使红军成为一支坚强的革命军队。

实践出真知,毛泽东在井冈山上开始独立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他给中央写了两个报告:一个是《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一个是《井冈山的斗争》。初步提出了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建立党组织,党领导军队这些基本思想。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0521_004f5c19477940daaf0c93390c63a7e7.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毛泽东开始独立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给中央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古田会议如何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当时还处于萌芽状态,一开始并未被大家所接受。

因提出“党管一切”不被理解,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

红军到闽西开辟根据地时,红四军中开始了建军路线的争论。红军要建设成什么样的部队?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党管一切”的口号。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因为毛泽东是书记,所以他自己想管一切。

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给林彪,一气列举了红四军中存在的14个问题,说红军中有很多非无产阶级思想需要解决。例如单纯军事观点就是走州过府,军阀残余就是打骂士兵,小农意识就是个人私利破坏集体利益。当时多数人并不认同,1929年7月在龙岩召开红四军七大,通过选举夺了毛泽东的领导权,把陈毅选成前委书记了。

毛泽东落选,被迫流落到蛟洋苏家坡。我实地走访,从龙岩开车五十多公里,到达苏家坡盆地。当地百姓在此设立了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在最后的小天井处,看到了毛泽东居住的小黑屋。当年,没枪,没警卫,国民党、土匪来了怎么办?为了安全,毛泽东白天藏在后山的一个山洞里,黄昏时再摸回去睡觉。

这种痛苦的经历对毛泽东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也让毛泽东思考了很多问题,接受了很多教训。最重要的是:虽然你有真理,也得被群众理解,才能发挥作用。团结群众的大多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落选后来到苏家坡,为了安全,他白天藏在后山的山洞里(右),黄昏时再回去睡觉(左)

从“九月来信”到古田决议,毛泽东找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陈毅后来去上海向中央汇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李立三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毛泽东做得对,红军就应该加强党的领导。陈毅回去之后传达中央的指示,即“九月来信”:红四军一定要搞好,朱毛一定要团结好,毛泽东同志继续担任前委书记。

毛泽东再次回到领导岗位,在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中共党史上一次最重要的会议。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一系列建党建军的原则,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土地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思想在古田决议里面得到完整的反映,也是毛泽东从井冈山到古田的革命实践中,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革命路线。

毛泽东再次回到领导岗位,在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中共党史上一次最重要的会议

建立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火种,古田决议是第二个火种,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但它仅仅是一个火种。当时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指挥下,左倾盲动路线占据主导,所以毛泽东1932年在江西宁都又被夺权,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才重回决策层,延安整风时“毛泽东思想”才被大家逐渐接受,到1945年中共七大,全党才承认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才当上了中国共产党领袖,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

中国革命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实践出真知。共产国际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外国人不能包办中国革命,革命要取得成功还需要自己寻路。

src=http___y1.ifengimg.com_news_spider_dci_2012_08_a6139e4dfab0abbeebfd2dd39c9eae94.jpg&refer=http___y1.ifengimg.jpg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毛泽东成为全党领袖。

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要说明三个问题: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民党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更不可能把中国带向民族复兴;二、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三、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毛泽东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需要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要有革命的理论,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第二、要善于组织。能建党、建军,能团结大多数群众;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和策略;第四;懂军事,能指挥作战、能打胜仗;第五,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不但在对国民党的斗争中百折不挠,面对自己内部斗争、面对错误打击时依然保持信心、坚韧不拔,等待大家理解后再回到领导岗位。

这么一对比,就看出陈独秀的缺点来了。他能开风气,但是走不到底。他的家长作风不能团结人。毛泽东则在革命实践中,在武装斗争的浴血奋战中,在一步步探索过程中,逐步发展、逐步完善,最后形成了他的独特的革命理念。他给红军指引了正确方向,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刘统讲座的思路源于《火种》一书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艰难曲折是主线,这是我想表达的理解。怎么样在这些艰难曲折中不断地成熟、壮大、发展,我在《火种》一书中给出了大量的细节,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整理:李念、金梦)

再次感谢支持此次讲堂的李月华、徐元君、柴俊、蔡雨、张勤、张迪等会务听友志愿者和外援、经费捐赠者。

【文末链接】

“党史这么生动,领袖这么值得学习”,刘统讲党史感染几代人

讲堂报名 | 党史专家刘统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来》

做钨砂贸易、延安大生产,办红大和抗大,共产党这样壮大 | 151文汇讲堂·党史系列



  作者:刘统

现场照片:袁婧  周文强,其余网络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