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计算+AI”革新研究范式,赋能千行百业 | 上海科创新地标④

▲即将启用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总部大楼。

编者按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从“搭框架”向“强功能”迈进。大力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其中一个重要抓手。

放眼黄浦江畔,李政道研究所、量子科学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朱光亚战略研究院等数十家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启动建设并加快发展。“十四五”时期,这些研发机构“新物种”将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优势,激发科学家创新活力,成为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科创新地标”。

在市科委支持下,本报近期推出“探访上海科创新地标”系列报道,带领读者走进这些与众不同的研究机构,捕捉创新前沿脉搏,聆听它们在上海拔节生长的声音。


进入密集数据计算阶段的人类社会,对于计算的需求可谓前所未有。如同19世纪的电力,计算正在成为21世纪的使能技术。

在张江国创中心一期的一幢小楼里,浙江大学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在以“计算+”为核心使命,致力打造集“计算+AI”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创新引擎,以及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圈于一体的重大科创平台,校地联手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

为“计算+AI”落地开花探路

如果将数据想象成燃料,计算模型就如同引擎,而算力则是催化剂——与各种不同场景结合之后,计算就会如发电机一般,源源不断地输出巨大能量。而人工智能(AI)则是人类计算能力的最高体现,它正使得计算在社会各行业引发链式突破,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交叉,将会是人工智能下一步的突破点所在,从而形成创新之源、创新之力,最终赋能社会。”浙大上海高研院院长周如鸿说,这正是浙江大学与上海合作设立研究院的初衷。

在他看来,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功能最齐全的地区,国际化程度高、人才资源丰富、产业集聚,有着人工智能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更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国家使命。高研院将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力争成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

自去年6月在沪揭牌到去年底落户张江,短短几个月,浙大上海高研院已将研发触角延伸到生物、金融、工程等多个领域。今年3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成立,首批启动项目涉及肿瘤免疫、脑机结合、知识图谱、人造鱼肉等四个领域。

“每个项目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介入,同时又包含了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与产业紧密相连。”周如鸿认为,交叉学科的发展范式就是要“顶天立地”,将探索基础前沿、攻关技术创新与满足产业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的创新生态。

目前,浙大上海高研院已与上海多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浙大上海高研院副院长罗坤透露,还有更多企业正在与研究院对接。“比如,围绕碳中和,浙大与上海的许多能源企业正在展开合作,通过发展智慧能源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最终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近零排放。”

从“异地合作”到“同城共振”

5月底,浙大上海高研院在张江的全新总部大楼即将启用。周如鸿说:“既然来到上海,就要做出上海高度,追求世界水准。”他认为,在合适的环境中,使能技术会对各类创新要素形成“磁吸力”,而浙大上海高研院则要探索创新途径,将一股股巨大能量“导出”到不同行业中,使之成为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强大推力。

在高研院成立前期,有15位浙江大学的教授带着与上海高校或企业共同申请的国家项目,入驻到这个崭新的上海研发基地。

“从‘异地合作’到‘同城共振’,大家感觉这样的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高效。”浙大上海高研院常务副院长吴飞说,上海与浙江的科研合作一直十分密切,如今的“天作之合”给科研创新带来更多助推力。

▲吴飞在介绍浙大上海高研院架构

周如鸿领衔的“计算+精准药物设计”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专项,也是浙江大学上海高研院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旨在推动“计算+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应用。“基于混合器件的神经形态计算架构及芯片研究”是浙江大学赵毅教授与张江高科技企业上海闪易半导体合作申请的“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当赵毅得知浙大上海高研院成立后,毫不犹豫就将项目迁来上海。如今,双方正着手在上海建立一个专门团队,开展神经形态芯片的应用示范。吴飞手头正在推进一个与海康威视上海分公司联合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从来到上海,原本“分居”的团队“比邻而居”,项目推进仿佛注入了加速度,“人在一起了,做事也就更顺了”。

用活机制“揭榜挂帅”全球揽才

最近,浙大上海高研院“向全球招聘顶尖科学家、青年优秀人才”的“招贤令”已送达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科学》等杂志编辑部。全球揽才,打造“计算+AI”顶尖人才蓄水池,是浙大上海高研院的又一重要设想。

“目前,已有一位诺奖得主、一位图灵奖得主加入高研院的战略咨询委员会。”罗坤透露,因在自然语言和强化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而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的李纪为,也已加盟浙大上海高研院的“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

“上海的人才汇聚力非常强,资本也会主动找上门,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罗坤表示,高研院将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化优势,以及浙大国际学术网络资源,紧密联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世界顶尖名校深化在“计算+AI”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浙大上海高研院在设立之初追求的就是一个“活”字,让人才流动、经费使用、项目运行更加遵循科研和市场规律。吴飞表示,高研院将进一步探索“揭榜挂帅”等新型研发机制,为营建中国人工智能的健康生态培育更多本土创新人才。

>>>延伸阅读

“AI+X微专业”探索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超过千名在校学生报名,最终仅300人获得学习机会。上周五,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发起、华东六校协同组织的“AI+X微专业”正式开讲,我国著名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讲授了人工智能微专业的第一课。

“AI+X微专业”为何如此热门?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飞介绍,这是一门面向非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AI课程,旨在培育更多具备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能力的本土人才,“我们在选择首批微专业学生时,专业搭配非常‘杂’,就是希望这门微课程能够辐射更多专业学生”。 该微专业课程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共同开设。除五门基础课外,各校均根据各自所长开设相关AI课程,目前微专业课程已达40门,未来还将不断扩充。

今年,“AI+X微专业”将首先向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六校的在校生开放,通过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和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核心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不单是课程教育,而是内涵丰富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在吴飞看来,每一次大胆尝试都要汇聚前沿技术和产业资源,联动政校企力量,才能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和生态建设,从而实现交叉学科范式变革,赋能场景应用。因此,他希望有更多大学以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和学科交叉来支持人工智能微专业,使“AI+X微专业”逐步向其他高校、企业和行业推广。


  作者:许琦敏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浙大上海高研院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