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档案日”,虹口区档案馆首次向社会公布了馆藏的10件红色珍档,为俞秀松、李白、钱壮飞等10位革命先烈的烈士证,时间跨度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抗美援朝等多个历史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纪念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设而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陆续向烈士家属颁发了烈士证。从这次公开的文物中可以看出,这些烈士证的名称、样式、形制、颁发单位等各不相同。如,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俞秀松的烈士证为奖状式,被称为“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颁发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由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签发,为最高规格。“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截获顾顺章叛变重要情报的钱壮飞,他们的烈士证为证件式,被称为“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书”,以表格形式注明了烈士的基本情况、牺牲情形及烈属信息等,颁发单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由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及副市长签发。1951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的蔡荣生,其烈士证为信笺式,被称为“烈士家属讣告”,颁发单位为“中国人民志愿者第九兵团关防”。
虹口区档案局(馆)长陆健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政系统启动了革命烈士证统一换发工作,由属地民政部门落实。当年,一批革命志士及其家眷都在虹口区居住,通过虹口区民政局换发的革命烈士证就达200余件。这些被换下的老款烈士证,后来被移交至区档案馆,并珍藏至今。此次区档案馆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强调用好红色资源,通过网络公开这批红色珍档。在页面上,工作人员特地在每张证书的图片下,附上革命烈士的生平介绍,希望让更多网民,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先辈的光荣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目前虹口区档案馆正向社会和个人征集记述和反映1920年代以来,以中共党员革命活动、党建工作档案为重点的各方面档案,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