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国家非遗司“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奉贤区柘林镇海韵居委的滚灯舞《灯乐邻里》中,奉贤柘林镇举办“灯鼓醉唱·邂逅柘林”文化旅游推介会。来自奉贤各街镇的滚灯艺术爱好者们及柘林镇区级非遗项目同台献艺,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属于“非遗”的视听盛宴。
在现场300余名观众的见证下,区、镇有关领导一起走上舞台推动装置,发布《邂逅柘林2021年柘林镇文旅地图》。柘林镇党委书记鲁瑛从历史、今朝、未来三个时期,介绍了柘林镇文旅融合的努力与决心。“南亭集序”“清莲南胜”“烟渔菛垄”等特色项目陆续开放,“海国长城”文化旅游开发区正在筹备中,柘林镇以柘树成林为意象,不断打造乡村文旅产业品牌。端午将临,奉贤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红娟和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戴明华为明日参赛的龙舟点睛,寓意平安大吉。
来自上海消防队南桥支队、青村镇张弄村、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城建职业学校、胡桥绿太阳幼儿园、胡桥学校等多支滚灯传习基地的团队现场献演最新创作的节目成果,展现了滚灯阳刚与灵动的不同魅力。由新寺学校带来的手狮舞、兴园村带来的田山歌、群贤俱乐部柘林旗袍队带来的旗袍舞则展现了柘林镇文化的多样性。
奉贤滚灯流传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的一张亮丽名片,多次代表上海走出国门,出访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奉贤滚灯,其起源于柘林镇胡桥地区,被誉为“百灯之首”“灯中之王”,是集舞蹈、体育、艺术、杂技为一体的表演形式。经国务院审核通过,柘林镇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现以连续5届通过复评。柘林镇以滚灯传承为引领,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文化,每三年一次举办长三角滚灯联谊会,与余杭、太仓、盐城等地滚灯文化同台献艺,让非遗传承步入纵深。
而柘林人的另一精神图腾则是华亭古海塘。柘林古时虽海产富饶,但长期为海潮困扰,涝情严重且不时有倭寇登陆,侵扰百姓。清雍正三年,为求海疆永固,不惜巨资,历时十载,在华亭县东海沿岸构筑了防潮鱼鳞石堤。海塘全长约8.6公里。1996年在沿线(奉柘)公路降坡拓宽工程中被发现,现暴露段长4公里,海塘暴露段外侧有多处铭刻题记,总计约30处,涉及“界碑”、“题字”、“吉语碑”,详实记载了海塘施工中的编号、分段、监察者、承筑者、日期等,也体现了古代工匠智慧和严谨的作风,以及承筑者建造海塘的美好意愿。2019年10月,“华亭古海塘”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塘气势磅礴,有“四十里金城”之美称,并有“北有古长城,南有华亭古海塘”之说。
据专家介绍,奉贤滚灯的缘起就与古海塘有关,据传当年筑“里护塘”时,海盐至奉贤一段土塘几次被潮水冲决。有位中年竹匠想了个主意,用毛竹片编织了一个椭圆形的大框来装固石块后,抛入被冲决的潮水外侧,成功堵住了决口。后来多余的大量已编织好的大竹筐放置在海塘的工地上,工余时间,有几位喜欢玩耍的年轻人看到后,把玩起这些大竹筐,并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这可能就是滚灯当年的雏形。
柘林古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包含了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共三类文化遗存,部分文物保存于奉贤区博物馆。1960-1970年,在开挖阵内沿村河时,村民发现有石器及青铜簇出土,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博物馆挖掘,出土石器、陶具、青铜簇等历朝文物20余件,距今三至四千年。2018年11月,柘林古文化遗址(新址)二次考古挖掘工作中,又出土良渚时期石刀、石斧,明朝瓷器、玉器等文物,挖掘过程中另发现早期墓葬群区域,和一条南北向贝壳沙带痕迹,此谓“冈身地带”,为“柘林成陆不少于5000年的历史”论点做佐证。对奉贤成陆历史及本土早期人类起源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佐证作用。
据悉,奉贤区和柘林镇目前正在做古海塘的后续开发规划,以石塘为横轴、南竹港为纵轴,计划打造“海国长城”文化旅游开发区,结合海塘周边的冈身地带、柘林古文化遗址、自然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农业、渔业、盐业“三业并存”的原有生产方式,综合考虑建设专题博物馆、历史文化村落、风情商业街巷、特色民宿、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动态、静态交通等基础配套,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集观瞻、教益、体验、传承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者: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