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理论特刊㉒ | 李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李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伟大成就和优越性的系统论析中,总结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党和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在杨浦滨江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刻揭示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建设和治理依靠人民的人民性,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工作的价值取向、治理主体、目标导向、战略格局和方法路径,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治理、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指明方向。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对浦东和上海在服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与新发展格局的新的历史方位上,对努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新局面、新境界作出深刻阐述,为进一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超大规模人民城市建设发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开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方向、力量之源与根本路径的深刻揭示,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物史观的鲜明体现。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核心要义。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自觉尊重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大力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当年曾论述过城市的复杂性:“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种独立的有机体。”正是由于城市是一个“独立有机体”的复杂社会巨型系统,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政府都必须回应各自的城市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基本问题,也由此在各自的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城市治理模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宏大实践进程出发,明确提出以“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发展的根本前提,藉此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大规模人民城市建设发展之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深刻阐明了中国城市的根本属性——亦即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的“人民性”。当前,我们党正在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榛辟莽、砥砺奋进。新形势下践行和贯彻好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一是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顺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中国的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方向,也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立场。二是要求我们党进一步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协力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超大规模人民城市的历史伟业,这也是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更是城市建设、发展与治理的主体。城市建设要靠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城市发展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合力推动,城市治理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行动。要尊重群众对城市规划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美好城市的磅礴力量,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超大城市发展之路探索发展的新局面。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开创“三生融合、四宜兼具”的现代化高品质人民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这段重要论述,鲜明地回应了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治理“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建”的根本问题,真正体现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与初心使命,充分彰显我们党以“一切城市工作都要围绕人民群众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全部城市工作的宗旨和方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滨江岸线贯通后生态岸线建设和“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的情况时,特别强调修好便民利民的设施,搞好公共空间的建设,这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做好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点,把系统性与协调性原则精神落实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治理之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处理好城市社会全部物质活动、精神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以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为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握好“三大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创“三生融合、四宜兼具”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在新征程中坚持城市治理“目的”“方法”和“重点”有机统一,开创人民城市治理现代化新局面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新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既是重大时代课题,又是重要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从“目的论”“方法论”“重点论”三个层面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人民城市治理现代化问题作了深刻阐析。             

一是根本目的。“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目的论层面阐明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是为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系统集成。从方法论层面阐明必须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对城市治理模式方法手段进行整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浦东和上海聚焦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要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务必大力推进城市治理领域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①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组合创新运用,上海在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运用系统治理、科技赋能、重心下移、建章立制等“多管齐下”的方式,有效发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的集成效应;②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城市治理活动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强化科技赋能与智能化治理,“加快建设智慧城市”;③推动党领导下的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三方面的有机衔接。在经济治理层面做到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与集成,行政治理层面做到放权、管理、服务的创新与集成,社会治理层面做到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创新与集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系统集成,构建“三治”一体化的超大规模人民城市统筹治理体系。             

三是重要环节。从重点论层面阐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服务城市高效运行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当务之急”。“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进人民城市加快建设的进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并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好”的道理。



  作者:李琪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