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
罗伯特·达恩顿著
熊颖哲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罗伯特·达恩顿的这本《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是一部关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史研究。但与“思想史”这个名词通常给人的印象不同,本书并未对那些伟大的概念、主张、作品着墨太多,而是讲述了那个时代几个人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戏剧感十足,读罢就像是看了一场启蒙运动的沉浸式大戏。主人公的选择也是别出心裁,像伏尔泰、达朗贝尔、马蒙泰尔这样功成名就的大家都只是后台陪衬,而站在前台聚光灯下的尽是一些不太成功的小人物,甚至还有以往在历史的大戏中根本轮不到露脸的无名之辈,在这里却统统成了大主角。正如作者在开篇的自白,这部作品就是要一改思想史研究通常从高处俯瞰的视角,转而潜入启蒙运动的底部,搅起沉淀在历史深处的“文学的渣滓”,通过他们获得一种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
本书正是如此开启了达恩顿标志性的研究风格:他考察法国启蒙运动,不是陷入对思想理论的抽象沉思,而是看思想知识如何产生、传播的动态过程;他不看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家名作,而是专选一些当时上不了台面的禁书、盗版书。他潜入文学的地下暗界,以禁书为线索,将启蒙作家、出版商、印刷行业各个环节的工人、书籍二道贩子、边境上的走私贩子、警方、文化沙龙贵族、法国王室等多方人物联系起来,如柯南·道尔或是福尔摩斯破案一般,对档案史料抽丝剥茧,发现新信息、新方向,以还原思想所处的生动历史场景,这让他的研究读起来就像是一部充满了神秘紧张气氛的侦探小说。在这之后创作的《屠猫记》《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圣水中的魔鬼》等诸多作品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之上对此种风格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强烈的达恩顿个人特色。
这种别出心裁的研究思路颠覆了我们对启蒙运动的惯常认识,促使我们开始反思“运动”一词的恰当性,因为“运动”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有组织、有目标的一致行动,而达恩顿则让我们看到了启蒙运动内部等级的高低之分——High Enlightenment与Low Enlightenment。那些获得了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掌握了权力的启蒙思想家,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甚至游走在法律边缘、依靠创作、出版、兜售非法作品艰难求生的贫穷文人群体,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都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依存的同时又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那些在格拉布街的阁楼上忍饥挨饿的“阴沟里的卢梭”们对伏尔泰这样功成名就的沙龙座上宾们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感,他们既想攀附上去以期有朝一日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又在实现抱负遥遥无期时感到愤懑不平,对后者进行辛辣甚至粗鄙的讽刺抨击。达恩顿认为,这些底层文人身上承载着关于启蒙的重要信息。他透过纳沙泰尔印刷公司的档案,将他们鸡零狗碎的日常片段慢慢拼接起来,寻到一条解读启蒙的关键线索。从当时书籍贸易的数据信息以及出版商、书商、警方、从业工人的记述可以看出,最终促成启蒙发展为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以一场政治大革命爆发出来的,并非是那几位已经被当权阶级招安的大思想家,而是那些心怀不满、不择手段的小人物。具备强大杀伤力的武器不是那些伟大深邃的哲学作品,而是像莫兰德的《装甲录》这样内容下流粗鄙的政治色情诽谤文学,无论其内容真实与否,没有什么比往当权者身上泼脏水更有效的革命宣传了,直到今天这都还是一条百试不爽的真理。
▲法国画家夏尔丹的作品
除却学术领域的价值之外,达恩顿这本著作的价值还在于为普通读者提供了极佳的阅读体验。他对底层世界的发掘增强了“启蒙”这个抽象、带有神圣光环的概念与普通读者之间的亲近感,启蒙不再只是难懂的思想理念,而是有很多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人物和场景。例如那些从外省涌向巴黎的年轻人,蜗居在阁楼,上顿不接下顿,却执着地追求成为大文豪的梦,这些“巴黎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今“沪漂”“北漂”“深漂”等等,他们的艰难境遇与表现出的韧性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悲怆力量。可怜鬼勒塞纳为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放手一搏,连连欠债,结果时运不济,屡屡受挫,还因为得罪权威而不得不逃亡。他穷到连路费都出不起,病重体衰却还得徒步穿越山路。他多次哀求出版商容他一条活路而不得,字里行间透出的无奈与绝望读起来令人动容。而那位同样欠债经营的书商穆维兰,则凭借巧舌如簧的本事,虚张声势外加适时卖惨,甚至撒泼耍赖,把出版商耍得团团转,读时不禁莞尔。
着手翻译此书恰逢2020年初新冠疫情汹涌而来,我不巧赶上换工作的当口,新工作的入职手续一延再延,这种陷入未知的失控感很是令人焦虑。正因为如此,书中几位主角的故事显得特别动人,这些启蒙时代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悲欢多了几分现实感,更容易让我产生共情,时而为他们前途未卜的人生揪心,时而为他们绝望的境地扼腕,看到他们暂时渡过难关又如释重负,整个翻译的过程也因此乐趣横生,相信经历了新冠疫情艰难时刻的人们也都能从本书的阅读中获得相似的共鸣。
作者:熊颖哲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