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奥运金牌健儿陈芋汐治疗的瑞金医院医生:看到她的伤情,我打心眼里敬佩

奥运金牌的背后,写着什么?有些医生明白。

7月27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上海运动员陈芋汐与队友张家齐以绝对优势夺得金牌,16岁的陈芋汐,也成为本届奥运会上海最年轻的金牌得主。

当奥运选手夺得金牌,所有人都会欢呼,很少人会真正了解其来之不易。我们找到曾为陈芋汐进行过伤病诊治的医生,他讲述了运动员荣耀背后的付出与苦痛。

瑞金医院骨科长期从事运动损伤治疗的叶庭均医生,作为医疗顾问,曾多次为市跳水队、花游队队员进行诊疗,陈芋汐也是其中之一。

瑞金医院骨科医生叶庭均说,“2018年,在上海梅陇的体育医院,我曾为陈芋汐看诊,她的主要问题是手腕和足踝的伤病。其中手腕伤病来自长期倒立支撑引发的腕部肌腱劳损,而足踝部的问题是长期踮脚发力造成的脚趾问题。看到她的情况,我打心眼里感到敬佩,很希望自己能够给她切实的帮助。

叶庭均(左)给陈芋汐检查

叶庭均说,与普通患者不同的是,她的这两处是典型职业伤病,也是运动员日复一日训练的证明,“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运动员停止训练。而且从与陈芋汐的沟通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刻苦和要强的运动员。因此,我们为她度身定制了一套方案。”

叶庭均的判断是,陈芋汐当时14岁,身体关节处于柔软的状态,运动恢复能力较强,对于手腕上的这类慢性炎症疾病,结合更好的力量训练和调整发力方式,完全有机会治愈。

“足踝方面的伤病或许在训练中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我们选择在平时行走和休息过程中,尽可能保护和治疗。我建议她尝试拇趾支具来改善症状,并在正常行走以及体能训练中,在运动鞋中增加足弓支撑的鞋垫。”作为骨科医生,叶庭均和陈芋汐的教练进行了探讨,了解了很多她们运动的特色,也针对性地提供了部分伤病恢复方案及建议。

双方在讨论中不断学习。此后不久,陈芋汐就被选入了国家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上海市游泳运动中心保持着长期的交流。花样游泳队、跳水队等一些冠军级别的运动员,都曾到瑞金医院诊治。院方表示,在王蕾主任医师带领下,瑞金医院运动医学团队将继续做好运动员们的医疗保障服务。

奥运金牌背后写着拼搏、写着永不言弃、写着超越自我……

祝贺陈芋汐夺金!祝愿中国和上海的体育健儿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题图视觉中国、内图瑞金医院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