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好“店小二”“娘家人”,支持民企干成事干好事

以大排档的价格,带来米其林餐厅般的产品体验——上海博泰车联网的这项创新研发,让企业走出了一条更好的发展路径。完成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中试,这是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向着国际平台“跨前迈步”,上乘的产品性能与指标打破国内耐高温新材料长期被垄断的局面……在上海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民营企业正不断迸发创新活力,不断迎难而上。

昨天举行的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民营经济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主体力量。2020年,上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以占全市近三成的经济体量,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税收。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运行良好,税收同比增长18.2%,新设民营市场主体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占全市比重近七成。

打响“金字招牌”,用“好点子”激活创造

从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到南虹桥“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民营企业在上海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散发着活力与动能。

去年,上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96家,民营企业占比逾八成;专、精、特、新企业为3005家,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科创板已上市的39家上海企业中,民营企业达24家。

尽管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加。上海及时发布一系列纾困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稳定恢复,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103.31亿元。与此同时,创业热度与创新动能不断加码,一批成长型民营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工商联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不断创新。成立于2013年的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打通部门壁垒形成服务合力,帮助各大民营企业理解和把握政策,提升工作效能。特别是从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优化民营企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研究推进了34项议题,解决了124件实际难题。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做实企业获得感

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难题,作为“娘家人”的市工商联,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为企业“打通最后一道关”,营造公平透明的环境,让民营企业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以新出炉的“法治体检”为例:上海民营企业正在逐步推进公司律师试点工作,首批共18家获批试点企业。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难点有了更多解决路径。

将自身员工“转化”为法律团队,这是均瑶集团近年来的创新尝试。自去年上半年正式引入公司律师制度以来,不少纠纷事宜的解决跑出“加速度”。以往公司法务不具备调查取证权,一旦碰上法律纠纷事宜,得从公司外部聘请律师,既增加了费用,又会因为不熟悉公司情况而耗时耗力。最近,均瑶集团下属公司因房车承租与其他公司发生纠纷,作为最了解情况的公司律师,当即建议通过非诉和诉讼方式进行解决。 “这样一来,公司律师无疑将纠纷解决流程实现‘优化’。”均瑶集团法律合规部王昆这样解释。



  作者:占悦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