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创激发青年创意,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火热进行

红色文创如何出圈?如何以红色文化激活长三角红色地标?

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正火热举行,以“建党百年 青春创想”为主题的红色赛道由青年报社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联合主办,该赛道日前走进上海马克沪众创空间,在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大赛主办方、政府官员、创业者、高校老师和有志于文创事业的高校青年和金融机构齐聚一堂,为上海红色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建言献策。

赋能红色地标,创造红色美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众多创业者已纷纷出手,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推出作品,以艺术的方式提升市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击穿“次元壁”,弘扬红色文化。

“我们以‘建党百年’为主题,原创开发的一系列红色文创产品,先后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等展览售卖,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喜爱。”上海阅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创意总监孙爱林以《赋能城市文化,品味生活美学》为题,通过文创服务案例、实物展示等形式分享了她在文创领域一路走来的心得、感悟和体会。从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后,孙爱林一直坚持在文创领域深耕发展,“从选品、产前设计到打样、大货交付,全程跟踪。柔性、小单、快反、深度定制,是我们供应链端的主要优势。”

用创意设计讲好红色故事

近年,上海马克沪众创空间联合平台上入驻的设计师,立足专业特色,深度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用创意设计讲好红色故事。

上海佩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海滨以《创业与创意》为题,讲述了他在文创领域的思索与感悟。在他看来,创意源自初心,创业源于务实。优秀的文创从来不是为了讨好大众,而是通过创意设计让人们从中获得幸福感。“创意,尤其是红色创意来源于那些初心,那些细节。”徐海滨深有感触地说。

上海追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露在《青年与生活》的主题分享中,坦言近年来,伴随社会发展和工作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开始内卷、焦虑、内心难免迷茫。为此,她与团队开始致力于以香薰蜡烛助力人们排解压力、享受生活的创业之旅。“红色文化创作可以激发希望,希望可以让大家做自己的光,眼里有光,手里有活儿的年轻人就不会从众、平庸。”

红色文创要出精品更要接地气

红色文创大年,不断涌现各色作品,这让市场显得饱满且略微拥挤,但真正现象级的红色文创并不多。针对产品设计理念滞后、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市场规模偏小等问题,长宁区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科负责人盛晟、上海戏剧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副教授陈晔、华东师范大学教师,艺术管理紧缺人才基地负责人徐中锋、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青年教师郑丹彦、和青年创业者孙爱林、刘洵梦、张露、徐海滨进行话题交流。

多年来主持红色文创课题的陈晔老师认为,红色文创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教科书的职责与功能,潜移默化中鼓励大学生们去寻访历史,传递的革命精神与内涵。

青年教师郑丹彦表示红色文创想要受欢迎,除了注意承载的红色元素是否与史实相符,传递的精神与内涵是否准确,还要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能让青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加深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徐中锋老师建议让红色文创设计者多创新,鼓励青年设计师调研市场,顺势而为,推动红色文创产业发展“跑步前进”。

新生设计力量和设计团队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呵护。

在此次论坛上,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普惠金融部杜志铭介绍该行普惠金融园区定制产品,助力优秀设计师和创业团队更好更快走向市场,做出更多优质作品。



  作者:周渊 孙琪 明玉君

        图片:常鑫摄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