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同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汪品先,男,汉族,1936年11月生,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在“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中,带领全国海洋学界赢得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他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年逾八旬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
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学成归国后,汪品先投身于祖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事业,历经数载风雨矢志不渝。他惜时如金,虽已85岁高龄,依然以办公室为家,即使是春节,也会工作到深夜。他带领团队朝着一个个科学目标进发,在国际海洋科学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2018年,82岁高龄的他奔赴南海科考一线,9天3次下潜至1400米深海底,获得多项重要发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潜心科研之外,汪品先在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他开设的公开选修课受到师生热烈欢迎。他还出版了《地球系统与演变》《十万个为什么(海洋)》《深海浅说》等好书,深受读者欢迎。
汪品先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心系教育,捐资助学
他说“不以我们个人命名”
仅在今年,85岁的汪品先院士多次被人们送上热搜。
今年4月的一个晚上,在给学生上完“科学与文化”课第三讲后已是晚间8时40分,老先生冒着绵绵春雨骑上自行车赶往办公室继续工作的一幕,受到无数网友点赞、热议。
9月15日,汪品先院士与夫人孙湘君教授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推动多学科交叉培养海洋人才,而他只提出一个要求“不以我们个人命名”,再一次刷屏,网友为“大先生”的育人情怀和崇高风范动容。
这已不是他们夫妇第一次进行捐赠了
据学院负责人介绍
1998年汪品先获得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时
他就将奖金全数捐出
设立“海洋地质学奖学金”
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海洋学科研究人才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
汪院士夫妇心系抗疫前线
第一时间捐出了10万元
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在同济大学海洋楼里,汪品先的办公室极为普通。一排书橱,几乎占满了一整面墙;堆满了资料的书桌,中间摆放着一个台式电脑,那就是老院士每天埋头工作的“战场”。
隔壁就是孙湘君办公室。两位老人朝夕相伴、心心相印,就好像60多年前,他们一起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那样。当年,他是班长,她是党支部书记。回国结婚以后,他们为了各自事业,曾在京沪两地分居长达30多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以后,才得以来沪团聚、相依相伴。
汪品先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与热爱,孙湘君深深理解。为了这种理解,她一退休就从北京来到上海,和他一起探索海洋与地球科学奥秘,并受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他们曾合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一起携手攀登科学高峰。
“刚来上海那年,我很不习惯上海冬天的湿冷,就到大儿子家里过年。回来后听保安说,那年除夕晚上,我老伴一个人还在办公室里工作,吃了保安们送来的一盘饺子,心里非常非常难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出去了,每年都陪着他一起过年。”孙湘君说。
每年的除夕夜,孙湘君最开心的事,是老伴陪她一起看春晚。“一年365天,他364天晚上都是在工作,只有这一天晚上,肯花时间陪我看看电视,我怎能不高兴啊!”孙湘君说。
直至今日,汪品先依然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学生,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孙湘君也依然像他的同班同学,每天陪伴他工作、倾听他的想法、提出她的建议,并规定他每天晚上只能工作到十点半,必须回家。
汪品先和夫人孙湘君
从相识相知到相伴
学成回国后
历经30年两地分离
从青丝到白发
两人格外珍惜
朝朝暮暮的时光
一位对时间很“小气”的院士
汪品先总说,“对我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我是倒计时的,别的都可以慷慨,钱我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因为我没有了,我在时间上是很小气的。”
说起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汪品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心怀“国之大者”,长年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带领着同济大学海洋科学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心系创新人才培养,执著探索海洋科学的奥秘,积极推动着我国“深网、深潜、深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国际深海科学研究领域有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声音。
汪品先于1936年出生于上海。在国际地球与海洋科学领域促进形成“中国学派”,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地球与海洋科学领域长期与国际前沿失之交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探测技术日新月异,地球系统科学大发展,我国海洋事业迎来了数百年来的最好时机。汪品先研究海洋地质40多年,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开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
2011至2018年,他主持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任国家“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的组长,使南海进入国际深海研究前列。2018年,他以82岁高龄深潜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
82岁那年,汪品先前往中国南海,9天内连续3次下潜到1400米的深海。在全世界的深潜者中,他是年纪最大的那位。这趟深海之旅,是他等了大半辈子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之旅,他亲眼观察到甘泉海台冷水珊瑚的“慢生活”和海马冷泉动物群的“快生活”。
他说:“搞了几十年深海研究,到80多岁我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研究的东西。”汪品先也是想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搞地质的人,你不上山下海,你光是看地图那怎么行啊。”
让人不禁想起了1999年,那是汪品先的第一次南海科考,作为首席科学家的他已经63岁,临行前,汪品先给夫人留下了一句话,“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这位对时间“很小气”的院士,
经常开玩笑说:
“别人是博士后,
我是院士后,
我现在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都是60岁以后完成的,
我现在想,
真的能甩开膀子干的就是这些年了,
这十来年了。”
说起自己的科研经历,他总有一丝遗憾:真正开始搞科研的岁月,开始得太晚。
他说,如果自己能活到90岁,大概要做三件事。
一是他在同济大学上的《科学与文化》公开课,要把它写成书。
二是要促成“低纬驱动”的学术假说,解决“气候演变”这个大的科学问题。欧美人认为,现在气候变化的根本驱动力在北极高纬度地区,但他认为,应该是在亚热带地区,他要推翻欧美人的观念。
三是要写个自传,反映我们这个时代。
“如果我能再活5年,这三件事我一定都能完成。如果活不了,那么前面两个先做。毕竟,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的。”汪品先说。
“科普老顽童”
让艰涩的科学变得更“可爱”一些
“哔哩哔哩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汪品先。今后我就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海洋的科学普及的知识。”汪品先入驻B站短短三个月,粉丝已突破百万。由他上新的多个视频,播放量动辄百万,不少网友在弹幕中更是刷屏欢迎,“没想到,有一天可以离院士这样近!”
“百慕大三角的传说是真是假?”“深海生物为何没被压扁?”“死海为何叫死海?”……
打开汪品先院士在B站的视频,“十万个为什么”式的科普让人不由感慨,“没想到堂堂院士,竟然如此接地气。”汪品先总是从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由浅入深地讲解关于深海的一切。
图片来源:汪品先院士B站视频截图
以85岁高龄,走进年轻人扎堆的B站做科普,汪品先笑称,自己是“被上网”的。近年来,他主讲的《科学与文化》系列课程被同济大学搬上网络,收获如潮好评。从课堂上选课的两三百名学生,一下子扩容到网络上百万数量级的“观众”——量级的跃增让汪品先有了新感悟,“科学家本来是很寂寞的,如果他的看法能得到很多人的响应,做的事情让很多人知道,这是好事。”
汪品先始终认为,科学应当是有趣的。如果社会上普遍对科学存在误解,认为科学很枯燥、呆板,那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科学家有必要站出来消解这道关于知识的“鸿沟”。
面对“火”出圈的热潮,汪品先说:“上世纪80年代做一个科学报告,后面要加映一场电影,人家才肯来听;现在有这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真的是高兴还来不及!”
许多人都很关心,老院士“出圈”之后,会不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些“甜蜜的烦恼”?发布科普视频会不会挤占他宝贵的工作时间?这些深受欢迎的短视频今后还会不会继续发布?
“这些短视频是在年轻人的协助下完成的,对我来说是‘一鸭多吃’,何乐而不为呢?”汪品先说,“到现在为止,我有两本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和《深海浅说》。里面还有大量的富矿没有开发出来,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出来,很生动,因此,这些科普视频我准备继续做下去。”在2013年出版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中,汪品先担任《海洋》分册主编。在书中,他设置了近200个问题,自己撰写或请相关专家回答。
已至耄耋
依然躬身求知、教学
老当益壮
依然奋战在海洋科学一线
这就是科学大家的风范
这就是深厚的爱国情怀
向汪品先院士致敬!
这才是我们要追的“星”!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同济大学、央视新闻、网络截图等
综合:同济大学、央视新闻、文汇报此前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