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世说新语》全文全注全译全解本出版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著

宁稼雨译注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领衔编纂的一部志人体文言笔记小说。其主要内容是记录从汉代到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言行,广泛而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潮流和价值取向,具体多方面的参考价值,曾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梁代刘孝标曾为本书做注,也称其渊博。

该书问世后,不仅历代翻印翻刻的版本众多,而且在现当代也出现过多种翻印排印本。近日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说新语》全文全注全译全解本,由《世说新语》研究专家宁稼雨教授编纂,在体例上突出了以下特点:采用刘义庆原书全文,没有采用刘孝标注,改用编纂者自己的注释,并加上全文白话文翻译,以方便当下读者。每条故事后所附编纂者的解读,系采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将该条故事的内容意思和价值意义,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这是诸多《世说新语》读本所不具备或不尽相同的特色亮点,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1],值胡贼攻郡[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3],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4]?”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5],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6]!”遂班军而还[7],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1]荀巨伯,东汉桓帝时颍川(今河南省许昌)人,生平不详。    [2]胡贼,对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的统称。  [3]败义,败坏道义。  [4]止,停留。  [5]委,抛弃。  [6]国,泛指方域。  [7]班军,撤军。

【译文】

荀巨伯为探望生病的朋友远道而来,此时恰巧碰到胡贼攻打郡城,于是朋友劝说荀巨伯:“我今日恐难活命,您赶紧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前来看望您,您却让我离开;为谋求生路而损坏道义,这哪里是我荀巨伯要做的事情?”胡贼攻进城后,对荀巨伯大喊到:“如今大军已攻入郡城,百姓都已逃亡,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独自留在这里?”荀巨伯说:“我的朋友患有疾病,我不忍心将他遗弃在此地,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换取朋友的性命。”胡人听后相互议论说:“我等皆无道义可言,却进入了有道义的地方。”于是胡军撤离了郡城,郡城得以保全。

【导读】

本篇记述荀巨伯危难中不弃朋友,对其高义进行褒扬,展现了东汉以德为上的人物品评标准。宋刘辰翁云:“巨伯固高,此贼亦当入德行之选矣。”

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1],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2],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3],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4],一饮一斛[5],五斗解酲[6]。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饮酒进肉,隗然已醉矣[7]。(《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

[1]渴甚,急切求酒。  [2]捐酒毁器,毁坏酒器,把酒泼掉。  [3]摄生,养生。  [4]名,通“命”。  [5]斛,古代量器名。十斗为一斛。  [6]解酲,解除酒病。  [7]隗然,犹言颓然,醉倒貌。

【译文】

刘伶患酒病,非常口渴,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泼掉,毁坏酒器,哭着劝告说:“您喝酒太多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不能自我戒酒,只有对鬼神祷告发誓戒酒才可以啊。即刻可以备办酒肉。”妻子说:“听从吩咐。”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像前,请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把酒当性命,一次喝一斛,五斗除酒病。妇人的言语,千万不能听。”说完就饮酒吃肉,颓然醉倒了。

【导读】

本篇通过刘伶借戒酒为名,骗其妻进取酒肉的故事,表现出竹林名士神超形越的精神境界和放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文中刘伶嗜酒如命的形象栩栩如生,广为后人流传。

——摘自《世说新语》全文全注全译全解本,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佳 语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