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快时代,“最美的书”让我们慢下来体悟纸质阅读

拿起一本书,书籍的各个部分——封面、护封、函套、环衬、扉次、目录、版面、插图、字体一旦友好共处,便变幻为极具审美价值的整体。难怪有专业人士认为,阅读是一出戏,要有回声,有留白,有节奏感。而这或许正是身处触屏时代,“最美的书”所拥有的难以替代的阅读体验。

今天,2021年“最美的书”获奖作品展览暨《2016-2018中国·最美的书》在上海图书馆发布,共陈列25种今年的获奖作品,包括《夏天的故事》《记得当时年记小》《梁思成的作业》《屈原总集》《中国古代界画研究》《国民公路G318》《50绝美:御宋》《设计师联名书系SHE经典》《秦岭研究活动手册》《素昆》等图书,每部作品配有书籍设计师和出版单位,附上评委评语,为广大读者参观欣赏提供专业讯息。展览将展至12月30日。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最美的书”评委会副主任祝君等专家与读者分享背后的设计理念。在业内看来,越来越多出版人和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互联网触屏时代的到来,恰给了书卷艺术一个绝佳机会,有巧思有温度的书籍设计能让文本更亲近读者,有助于精确演绎书的故事,使其传递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2016-2018中国·最美的书》汇聚了2016年至2018年三年“最美的书”获奖作品共75件,设计别具匠心,图书由来自江苏苏州的周晨设计,同时获得2021年“最美的书”殊荣。这部书打破以往编年式的编排方式,采用三年按序合编。全书分为“叠”“拂”“展”三部分,源自三句古诗:清代黄遵宪“四壁青山乱叠书,蓬蒿波径闭门居”;明代吴宽“种处能招凤鸟来,月明清影拂书堆”;明代顾清“风帘日暮展书读,炳炳丹青照人目”。编辑结构新颖,整体设计暗含“山、水、风、光”之意,横开本较好地展现出作品风貌。

此书另一独到之处是在“拂”的部分中,每本书影是书页翻阅动态瞬间的定格,展示了不一样的风貌,也体现了书籍所具有的时间与空间的翻阅特质,可谓别出心裁。

此次获奖作品中,不少图书承载了鲜明的东方美学与历史精粹,创新融合了世界设计潮流。比如,比如,曲闵民、蒋茜设计的《素昆》素朴、雅致,阅读起来轻松自如。体例繁复,设计者在书籍内容的编排、节奏分布、字号选择、排式结构、空白经营上用心运筹,楷体与仿宋两种字体的使用与东方昆曲意蕴相符,轻巧温婉。

配图以书中书的幕间休息形式出现,增加了叙述的层次和耐人玩味的戏份,也为后期的工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章节部分的深灰色起到了转承内容和变化节奏的作用。同时,彩色图片的点缀也增加了阅读的跳跃感。封面大量留白更强化了昆曲以虚代实、计白当黑的东方艺术魅力。

这批获奖图书的一大特点是,设计语言合理、谨慎,力求把握好文本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比如,《国民公路G318》代入感极强,阅读过程如同跟随摄影师的镜头一同领略G318公路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蒙太奇手法,以瞬间的捕捉和动态的呈现建构极为生动的故事线,内藏G318公路地图的信封嵌于函套之上,是锦上添花之笔,增强了全书的阅读体验。

《设计师联名书系 SHE经典》打破了以往习惯的版面格式,新颖又不失文字量的把握。书宋体、字号、行距都有理性的控制,有较高的阅读舒适度。纯白辑封加上篇章首页留出的空间,与文本的灰度形成对应,产生很好的节奏感。书函采用了强烈的纯度色彩,洋溢出女性明媚的气息,处理大胆又恰当。

据悉,“最美的书”是从2003年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书籍设计年度评选活动,旨在挖掘国内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推动书籍设计师的品质化发展与进步,并且选送获奖作品参加在德国莱比锡进行的世界最美的书评比,为中国图书和中国图书书籍设计“走出去”做出贡献。此次活动由“最美的书”评委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上海长江出版交流基金会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长青文化专项基金承办,上海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协办。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