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丨和平饭店:标志近代上海建筑全面走向装饰艺术风格

和平饭店外景(视觉中国)

黄浦江畔有着绿屋顶的和平饭店,90多年前以“沙逊大厦”之名问世。这是近代上海最为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建筑,也标志着近代上海建筑全面走向装饰艺术风格时期。

Art Deco建筑,体现着理性与浪漫的结合,并且承载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美学思维及价值观。在上海,作为都市文化重要发育时期的建筑风格,Art Deco长期主导及影响着后来的城市形象。今天我们剖析以和平饭店为代表的Art Deco建筑,也是在探寻上海的城市精神。

——编者

和平饭店内景(视觉中国)

Art Deco建筑构成上海近代城市形象的主要轮廓线

自上海开埠后,伴随着西风东渐,西方的建筑理念和风格逐步取代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在上海近代建筑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的复古思潮在上海早期的近代建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银行、商业等新兴类型建筑的风格均带有古典复兴的影子。但从192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摩登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在欧美流行,这种风格对上海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构成上海近代城市形象的主要轮廓线。

20世纪30年代,江、浙一带的大量移民涌入上海,使得城市人口激增、劳动力价格低廉,从而导致地价、房价飞涨。因此,大批商人把投资目标定在建筑行业,为城市的扩建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云集着来自欧美的建筑师和“海归派”华人建筑师,他们带来了世界先进的建筑理论、形式和建筑材料。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教育交流等方式在国内广为传播,为展示西方现代建筑提供了舞台。同时,如郑时龄教授在《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一书中所言:彼时“在上海这个半殖民地城市中,崇尚西方文化一直是一种时髦,对于那些西方也很摩登的新时尚在上海自然很快也会流行起来”。由此可以感知,最初Art Deco更多是作为一种时尚而受到追捧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时髦而非形式。因此当Art Deco建筑一登陆上海滩,便顺理成章地被接受了,并在上海发扬光大,成为上海滩所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当时的上海民众崇尚租界中属于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及艺术形式,以至于对Art Deco建筑的认同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海关大楼(视觉中国)

Art Deco起源于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其艺术风格明显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影响,还受到原始艺术特别是来自非洲和南美部落艺术的影响。此外,Art Deco也受到当时刚刚兴起的工业设计的影响。它运用独特的色彩、简洁的几何造型,结合了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极富现代气息。

在外观上,Art Deco建筑多运用几何线型及图案,线条明朗,装饰重点多在建筑的门窗线脚、檐口及腰线、顶角线等部位。装饰纹样大量运用了曲线、折线、鲨鱼纹、斑马纹、锯齿形、阶梯形等,多喜欢用放射状的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着彼时新世纪的曙光。

Art Deco建筑重视几何体量的构成、重复线条及曲折线的表现,向上的整体感及动态的线条表现着力量和速度。其造型的基础是建立在机械时代、反映当时快速发展的科技与机械美学。如果说爵士乐反映着彼时新世纪的音乐精神、反映着工业文明压力下的心灵状态,那么,Art Deco建筑则反映着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乐观向上的新精神,体现着理性与浪漫的结合。

在色彩上,Art Deco建筑倾向于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及金属色等,形成华美绚丽的视觉效果。浓郁又不失丰富感性的色彩元素,是寄托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多彩的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使建筑不再是一如既往的灰色,充满创意和联想。Art Deco之所以受到人们推崇和喜爱的原因之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五彩斑斓的色彩塑造。

除物质层面的影响外,Art Deco还传播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美学思维及价值观。在结合新的建筑类型方面,Art Deco更多地与新型高层公寓、办公楼结合。而现代的生活设施、明亮宽敞的空间、摩天楼的高度无疑造就了一个梦幻世界。对彼时的普通市民来说,原有的观念受到巨大冲击,Art Deco同“摩登”“异域”“高尚生活”等联系起来,成为人们向往的场景。因而,就上海不同的地段街区而言就拥有了不同的意义。

海关大楼(摄影:寿幼森)

Art Deco在上海最早出现,要数1920年霞飞路一带的商业橱窗布置和店面装饰。这一时间几乎与巴黎早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店面设计同步。之后不久,在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的室内设计中,明显表达出Art Deco的风格。1924年赉安洋行设计的法国总会外观虽为新古典主义风格,但其室内装饰,如舞厅内的彩色玻璃天花,侧面入口的楼梯,人像雕塑等都显现出强烈的Art Deco风格。

Art Deco在建筑外观上的表现,是从1927年建成的海关大楼开始的,它顶部层层收进的立方体钟塔所表现出的体积感和高耸感明显表露出Art Deco格调。1928年建成的德义大楼,其立面造型已完全是Art Deco风格。1929年9月落成的沙逊大厦,标志着上海建筑开始全面走向Art Deco时期。20世纪30年代,上海进入Art Deco建筑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从1929年到1938年10年间,上海建成的10层以上(包括10层)高层建筑有31座,除两座外其余均为Art Deco风格或带有其特征。

装饰艺术风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既继承传统的装饰风格,又接受了新的时代产生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既反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又不喜欢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过渡,以既传统又摩登的一种状态而存在。

Art Deco从城市空间蔓延至日常生活,对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影响至深。在上海,作为都市文化重要发育时期的建筑风格,Art Deco风格必然长期控制及影响到后来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拼贴,更深藏着城市历史、审美趋向及价值观。城市形象不仅是空间的概念,更是文化的概念,体现着文化与形象的关联性。城市形象的力量是伟大的,在这种场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感知到Art Deco的定势,势必会注入某些主观印象,决定着他们的喜好。毫无疑问,Art Deco风格在各个方面满足了上海滩的要求,得以再次“发扬光大”。

上海的Art Deco建筑根植于本土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真实场所遗存,自然成为延续城市记忆、保持城市个性的有效依托,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这些建筑的保护并非是单向度为了自身存在空间,它与现代城市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息息相关。这些老建筑不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负担,而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Art Deco建筑和石库门住宅一样,构成了上海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义大厦(摄影:寿幼森)

沙逊大厦使人们得以全面感受Art Deco建筑的美感和精神

放眼近代上海的Art Deco建筑,最为典型的便是坐落于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0号的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今天的和平饭店。

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落成,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总高为77米,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这是上海第一幢真正意义的10层以上的高楼,是当年其他建筑效仿的对象。新中国成立以前,沙逊大厦是英籍犹太人、在上海素有“房地产大王”之称的沙逊的产业。建成之初,这幢高楼底层沿外滩租给荷兰、华比两家银行,二至四层是商场,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拥有最具特色的九国式特色套房,10层及以上由沙逊家族居住自用。沙逊大厦由当时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沙逊集团投资,由最负盛名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并且位于全上海地价最昂贵的外滩南京路口,其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这幢高楼的建成,标志着公和洋行的设计风格已从复古主义转向装饰艺术风格,也标志着上海建筑开始全面走向装饰艺术风格时期。

和平饭店的绿屋顶格外显眼(摄影:寿幼森)

沙逊大厦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它那高达19米的墨绿色金字塔铜顶,这使它刚建成就成为外滩的标志性建筑。这种既具有几何感、对城市空间轮廓起着强烈的控制作用,又不同于任何复古主义建筑屋顶处理手法的形体,一开始即被视为装饰艺术派摩天楼的重要造型手段。在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很多城市,有众多与沙逊大厦差不多同时期建造的摩天楼都采用了这样一种顶部处理手法。人们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建筑与人的身体类比:屋顶对应人的头部,建筑中段对应人体躯干,下部基座对应人的脚。中外经典古建筑大多有此规律。中国普通传统建筑中,很少出现绿色屋顶。沙逊是犹太人,没有这一顾虑。沙逊大厦那高高在上的墨绿色屋顶,反而在众多建筑中格外醒目。

沙逊大厦的立面处理也表现了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整体仅以竖向线条作为装饰主体,在檐部及基座部分使用抽象几何形装饰母题,并在各入口处、檐部正中等处,用反映业主身份的沙逊家族猎狗族徽作为装饰中心。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花岗石作贴面。更有趣的是,在金字塔顶的周围还有四个非洲原始部落图腾似的装饰物。

沙逊家族族徽是两只回望的狗,守护着中间的盾牌,盾牌象征着沙逊家族。沙逊大厦外观的装饰纹样,大多是这一族徽的变体(作者供图)

虽然沙逊大厦的立面处理比古典主义建筑的处理手法简洁,但这丝毫不影响沙逊大厦的耐看度,相反,有力的竖向线条、顶部的收分加上母题的韵律使得沙逊大厦更加气势磅礴。

有意思的是,沙逊大厦周身只有面向黄浦江的一面设有一个小阳台,且阳台设在较高处。据传,这个阳台是沙逊提出建造的。他要带着他的名贵犬,在这个小阳台上安静地独揽浦江夜景。

沙逊大厦的室内设计,也为典型的Art Deco风格。它用色大胆鲜艳,采用草绿、金色和白色作为主色调,尤其强调顶部天花和灯饰的华美效果。它的高贵与华丽感来自于材料本身的色彩和精美的细部和装饰题材的多样性:铜雕花的大门、大理石地面和墙面拼花图案、铁质栏杆、扶手、灯具的几何形装饰等。尽管室内装饰华丽,细看却多是简洁的几何形。沙逊大厦的室内既不失古典建筑的富丽堂皇,又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

沙逊大厦给我们最强烈的感觉,是它设计的整体性,从外观到室内,甚至到灯具和家具的设计,它们的风格都是一致的。它使我们得以比较全面地体会Art Deco建筑的美感和精神。如今细看这幢20世纪初的建筑,它既有奢华、耀眼的古典气息又有简洁大气的现代精神。它的奢华来自于材料、色彩和装饰题材的多样性;而它的简洁则是出自对几何形的控制。

在现代建筑理性拒绝装饰的氛围中,沙逊大厦为我们松绑。它告诉我们:简洁并不意味着排斥装饰,非功能性装饰也是为了满足人类情感的一种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沙逊大厦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反省的机会。

90多年过去了,从“沙逊大厦”到“和平饭店”,这幢建筑以其独特的外形及巨大的体量始终控制着外滩的轮廓线。如果要从众多近代建筑中选取上海建筑的代表,它当之无愧入选。

相关链接>>>>>>

除了建筑本身 和平饭店还有这些值得阅读——

◆云集的中外名流

新中国成立以前,沙逊大厦曾是上海滩最豪华最高档的旅馆华懋饭店所在地,主要接待中外政要及社会名流。“九一八”以后,国际联盟组成国联调查团1932年9月来沪,就住在华懋饭店。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来华,20日到上海后也下榻于华懋饭店,住在豪华套间中。此外,曾在此居住的名人还包括鲁迅、宋庆龄、泰戈尔、卓别林、萧伯纳等。

1956年,这幢高楼得名和平饭店。同年,与之一街相隔的汇中饭店(今天的中山东一路19号)被并为和平饭店南楼。1992年,和平饭店被世界饭店组织列为世界著名饭店之一,中国仅此一家获此殊荣。近年来,克林顿等政要都曾入住于此。

和平饭店大门(摄影:寿幼森)

◆优雅的老年爵士乐队

和平饭店一楼,每晚七点左右都会有爵士乐演奏。乐队一共6位乐手,现今平均年龄80岁以上,江湖人称“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这也是“世上最老的爵士乐队”。

事实上,华懋饭店自开业起,其舞厅就拥有纯正的爵士乐,不过当时只聘请在上海的外国人当乐手。如今活跃在和平饭店的这支爵士乐队,成立于1980年,由6位从事演奏生涯半个多世纪的老乐手组成,40余年间乐手时有更换,一直颇受欢迎。这支乐队擅长演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爵士名曲。优雅的白衬衫、黑领结、背带裤,是他们标准的演出装束。

◆珍贵的特种玻璃

在和平饭店的几个餐厅和会客室里,镶嵌着若干半尺见方的拉利克艺术玻璃饰品。有花鸟屏风,有飞鸽展翅,还有鱼翔浅

底,置身其中,恍然水晶世界。现在或许少有人知道这种玻璃了,然而在20世纪初,它风行一时。这是一种珍贵的特种玻璃艺术品,在烧制过程中熔入锑、砷和钴,有透明和磨砂两种,具有特殊的色彩及立体效果,远看是乳白色,近看是暗蓝色,迎着光则呈鲜红色,犹如一团火。其创始人是在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上赢得轰动性声誉的法国人雷内-拉利克。

如今,拉利克艺术玻璃已成珍贵文物。和平饭店特在8楼设置“拉利克廊”,以作展示。

作者:武云霞、郭超琼(分别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助理建筑师)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