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没有我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了。”(《流萤集》)泰戈尔的诗,就是如此余香袅袅,难以捉摸;粗读易懂,细读难懂,却因此魅力无穷。
对待经典,人们总有敬畏之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其自身已经形成了某些规范性的东西,包括其自身就是规范,这也是阅读的障碍。但经典的作品都具有无限的可阐释性,泰戈尔诗的思想,诗的形式和美的意境,也是允许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再欣赏、再认识、再创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泰戈尔,每个读者都可从泰戈尔的诗中读出自己,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自己融于诗,并把握好与诗人、与诗歌情感的距离。读泰戈尔的诗,要向世界打开自己的心扉,让外面的世界与你的内心浑融交汇,让自然之光照亮你的心灵之泉,并跟随着泰戈尔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神性,让大自然馈赠给你人生力量。
泰戈尔的经典诗歌,都是在读大自然的秘密,在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如何才能回归本质本性。因此,读泰戈尔的诗,自己就要成为泰戈尔,成为泰戈尔诗中青葱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沉思的中年和睿智的老年。只有这样,你才能接近泰戈尔的精神世界,并通过泰戈尔的诗,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却越来越困惑的世界。
泰戈尔诗中的情感和哲理都具有无穷的可阐释性,意蕴深厚但层次分明,因此阅读时要在自己内心反复演练泰戈尔的情感起伏发展过程、文字选择斟酌过程,以求准确、妥帖地把握泰戈尔诗歌的情感丰富性、意蕴层次感。以《飞鸟集》中的两句诗为例: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这两句诗中的形象和景象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最常见的,但经泰戈尔之手为何成为了经典?
表面上看,“飞鸟”与“黄叶”一动一静,一唱一叹,“飞鸟”灵动自由,“黄叶”静居寂寞,这种日常生活是静谧安适的。但旦复旦兮,若单调的场景还重复性出现,似乎表达了作者的无聊和乏味。显然,对泰戈尔的诗而言,这只是浅层次的阅读感受。若深入思考,就会觉得这两句诗还应包括几层意思。
第一层:为何是泰戈尔将这幅景象写成了诗?诗人描写的这幅景象我们平常都不陌生,可只有泰戈尔写进诗并成为经典诗句。这说明,只有心中有诗,把生活看成诗的人,才能赋予普通生活以盎然诗意。这是诗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只有爱自然的诗人才能与自然保持这种密切关系。我们应像泰戈尔一样培养从平凡中看出诗意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层:泰戈尔为何选择如此平凡的生活景象入诗?泰戈尔有感于现实社会中人为物役,时时过着违背自然的生活,所以提醒我们抬眼望望湛蓝天空、熠熠星空下的世界。鸟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想歌唱就歌唱;黄叶春到发芽,秋到叶落,一草一木,皆有至理。人本也应与世界万物同栖同醒,但却沉迷于功利,执着于虚荣,早已对自然,也是对自己的天性熟视无睹了。黄叶之叹,实际上也是诗人之叹。叹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叹自然万物,人已倦于同心同唱。
第三层:这样的泰戈尔是隐逸诗人吗?这是误读和读懂泰戈尔的关键。泰戈尔常被习惯性地视为隐逸的诗人,似乎他只一味唱自己的歌,远离社会和人生。在这两句诗中,“飞鸟”是动的,每到一处就给人歌唱,并不贪恋回报,象征社会上给人带来快乐和美的人;“黄叶”静居一处,似乎顺其自然,但却只关心自己的喜悲,给别人带不来任何积极影响。泰戈尔是“飞鸟”诗人,他始终在关注着人的世界,而且也积极主张改革,改变印度和世界上的不公平现实,他公开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是一例。这种金刚怒目形象与其沉思冥想的哲人形象并不矛盾。
第四层:泰戈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什么?短短两句诗,实际上浓缩了泰戈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泰戈尔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在泰戈尔看来,人的尊贵卑微,不取决于其社会地位,而在于是否有一颗爱人之心: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哪怕只会唱歌,只要爱人,能为别人带来益处,这样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若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悲喜,自私自利,不为别人带来益处,即使位高权重,仍将孤独于世,这样的人生就是毫无价值的。这是典型的泰戈尔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一生所坚持的人生态度,也是其一生坚持劝谕世人的价值观。当然,也是理解其诗歌的钥匙。
读不出泰戈尔诗歌意蕴层次的人,读不懂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真正做到了以生活为诗,他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不但代表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印度的现实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印度命运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但泰戈尔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是诗的哲思,是用爱过滤掉生活中的矛盾、丑恶后的高度诗意的概括。因此,读者必须具有透视现象的悟性才能懂得泰戈尔诗中的生活。泰戈尔基于印度传统文化思考世界,又以东西方文化相互参照反思世界,既有东方文化的空灵含蓄,又推崇西方文化的个性主义和生命至上精神。但总的来看,泰戈尔是通过处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人的价值,世界存在的意义,追求人与世界生命各自的圆满和相互的浑融互通。这与杜甫所谓“篇终接混茫”,张孝祥的“万象为宾客”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东方独有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也是泰戈尔诗所追求的最高意象和生命情调。
泰戈尔的哲理诗,都带着强烈的抒情性,是抒情哲理诗。
摘下这朵花来,拿了去罢,不要迟延!我怕它会萎谢了,掉在尘土里。
它也许不配上你的花冠,但请你采折它,以你手采折的痛苦来给它光宠。我怕在我警觉之先,日光已逝,供献的时间过了。
虽然它颜色不深,香气很淡,请仍用这花来礼拜。趁着还有时间,就采折罢。(《吉檀迦利》)
这首诗让人自然想到唐代杜秋娘的两句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青春不长久,莫使青春空蹉跎。鲜花绽放犹如青春勃发,最快乐的是开放,最痛苦的是开放时无人欣赏。因此,摘花者应该得到感谢而不是谴责,因为他在花儿最美的时候注意到了美,赏识了美,而非任其自开自落,萎泥成土。泰戈尔以陌生化的写法,把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行为过滤成审美行为,小巧睿智,充满禅理。
泰戈尔的诗是一部大书,但只要你打开方式正确,就能慢慢领略书中的风景、美丽和哲理。为此,在阅读泰戈尔诗的同时,还要按时间线索拓展阅读泰戈尔的其他重要作品,如小说《沉船》,剧本《齐德拉》,演讲集《生之实现》,回忆录《我的童年》等。另外可以结合泰戈尔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演讲线索,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在世界不同文化环境下所引发的争论,加深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尤其是对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客观理解。
泰戈尔1924年访问过中国,并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冰心、徐志摩、王统照等的作品,都明显受到泰戈尔的影响。阅读这些中国作家的作品,可以加深对泰戈尔作品民族性和世界性丰富内涵的理解,认识到世界上一切伟大作家的作品,既是本民族精神的真实记录,也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相通性。
作者:孙宜学(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