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无骨”,起源于唐朝,只为“状元”闪亮的仙居“神灯”闹元宵

文汇客户端

undefined

传说,在唐开元年间,

仙居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

被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

“神灯”造型别致,

灯身竟没有骨架,

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黏贴而成。

undefined

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

制成花灯后悬挂在家门口。

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

神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

日日伴读,望秀才考取功名。

待秀才高中状元后,

人们便把花灯称作状元灯。

undefined

在仙居无骨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中,

王汝兰是年纪最大的那个,

从30多岁开始学做花灯。

密密的针眼,一针针叩响卡纸,

这一做就是50年。

undefined

传承,是谈及老手艺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无骨花灯历经几代兴衰,

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重放异彩。

undefined

2006年,

无骨花灯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台州与外地交流的文化符号。

undefined

“一路之上看花灯,大街小巷锣鼓响,万户千门弦管声,莫道去年灯景好,今年的灯儿色色新……”

来源:魅力台州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