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 | 《马向阳下乡记》:致敬《小二黑结婚》,打造一部易于传唱的民族乡村喜歌剧

文汇客户端

333.JPG

“一棵大槐树,记住乡愁,记住村魂。一个好干部,积聚能量,凝聚人心。”5月28日-29日,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将亮相上海大剧院大剧场参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马向阳下乡记》取材于现实生活,极具青岛印记、山东风格、中国气派,也是一位位‘第一书记’扶贫济困感人故事的缩影。”该剧总导演、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团长黄定山说,“这部展现中国农民生活和梦想的歌剧来到了大上海,希望泥土的芬芳和来自田野的清新空气,能够在上海大剧院的上空弥漫,以通俗和真实的艺术之美感动上海的观众们。”

222.JPG

值得一提的是,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由音乐制作人、军旅作曲家臧云飞作曲,他的代表作有《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等。该剧是臧云飞谱曲的第一部歌剧作品,他在创作时致力于让剧中的音乐易于传唱。“中国的民族歌剧讲究的是旋律性,要好听和接地气。怎么才能打动咱们中国自己的观众呢?我从戏曲、曲艺和民间民族音乐中获得灵感,让作品具有浓郁的‘山东味儿’。”

继承并发扬中国民族喜歌剧的传统

《马向阳下乡记》自创排之日起,就以“传承民族歌剧”为目标。该剧集结了国内顶尖创作团队:除了总导演黄定山和作曲臧云飞之外,由戏剧导演、剧作家代路和编剧廉海平担任编剧,青年作曲家任安编曲。剧组集合青岛市歌舞剧院各个院团精英演员,倾力打造一台“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

黄定山表示,回顾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只有《小二黑结婚》这部喜歌剧,该剧创排至今已有65年,依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马向阳下乡记》同样是一部喜歌剧,不仅向《小二黑结婚》这部经典致敬,而且以喜歌剧的形式来反映重大现实题材,说好今天我们这个时代里的中国故事。该剧近60场演出深受观众欢迎,一路见证欢声笑语,证明了作品所展现的内容是与民心相通的。”

111.JPG

“为了让这部歌剧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我在青岛进行采风并且创作,运用了青岛小调、吕剧、快书等元素。”臧云飞表示,《马向阳下乡记》以好听为创作宗旨,主创经过不断打磨,才写出了悦耳、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旋律。黄定山坦言,该剧除了继承民族歌剧从戏曲和民族民间音乐获得养分的传统之外,也充分学习西方音乐的交响性和丰富性,强化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以及合唱等唱段。

聚焦精准扶贫的中国时代命题

《马向阳下乡记》根据同名热播电视剧改编。主人公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到偏僻乡村大槐树村担任第一书记,发誓要让家乡脱贫致富。然而事与愿违,他的满腔热忱,却受到以刘世荣为代表的宗族势力的冷嘲热讽。童年的伙伴、现在的村主任李云芳不但不帮他还想撂挑子辞职,搞得他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就在他束手无策时,在老党员太奶奶的鼓励下,他找到了解决困难的钥匙。最终,马向阳用一颗赤诚的心巧妙的化解了重重矛盾,凝聚了村民的心,大槐树下的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

2323232.JPG

“当下现实题材的民族歌剧要表现历史性变革新阶段的成就,《马向阳下乡记》聚焦的正是精准扶贫的时代题材。中国的精准扶贫是全人类中的伟大举措,作为这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在创作时满怀着激情。”该剧编剧之一代路表示,《马向阳下乡记》的歌剧剧本创作面临着两大难点:一是把40集80万字容量的电视剧剧本,浓缩改编成两万字的歌剧剧本;二是充分考虑歌剧观众的审美需求,让作品适合在舞台上呈现。

主创在延续电视剧版《马向阳下乡记》轻喜剧风格和主题立意的前提下,对歌剧中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做了一些调整。代路透露,去年该剧在北京演出时,电视剧版《马向阳下乡记》的编剧谷凯隔着乐池大声呼喊: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马向阳!之后,谷凯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歌剧版《马向阳下乡记》的认可。

3545454.JPG

据悉,2019年1月在福州举办的《马向阳下乡记》验收工作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这部作品他看了四遍,每次都有收获,而且看得津津有味,“我认为它是我们面对新时代,推动民族歌剧事业的复兴当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它是今天民族歌剧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表示,《马向阳下乡记》代表山东站在全国舞台上冲击“文华大奖”,整个剧组“忐忑又光荣”。继舞剧《红高粱》获得“文华大奖”之后,青岛用了五年时间,再次登上国家艺术盛会的舞台展示青岛艺术色彩,“我们会用全部力量去参加比赛。”为了这次十二艺节,剧组对文本进行了18处修改,在整体唱段的数量、间奏和配器上都经过了重新打磨,力求作品精益求精。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剧照均由演出方供图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