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图标变动画,再看看日本设计师交出的“汉字作业”

文汇客户端

undefined

undefined

东京奥运会日前公布了动态图标

这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引入运动项目图标之后,日本设计师的又一次惊艳之作。

这些项目动起来之后,你还能认出来吗?

请看: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绝大部分形象都非常好认

这也是动漫几乎深入到生活中每个毛孔的日本设计强悍的一个侧面。


事实上,一直有个说法是上世纪60年代在这些圆脑袋的小人出现之后,

其他公共场合,也开始使用类似的图标,电梯间、交通提示、人行道红绿灯等等,如今都已经司空见惯。

不过,让这些图标动起来的想法似乎来得晚了一些,

你看,红绿灯小人会走路(有的地方,急了还能跑)已经是很久之前就有的事情了,

然而让运动图标动态化,却等了半个多世纪……

红绿灯.gif

那么,是谁让图标动起来的?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位:


新华社.jpg

设计师广村正彰在东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发布会现场发言。新华社图片。

他之前的作业有很多,其中不少是为公共设施服务的,

如何让信息有效传达,是他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他也要让东西看起来很美

牛逼34.jpg

美术馆.jpg

医院.JPG


这些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信息不仅仅传递了设备的“功能”,

也承担了审美价值,尤其是上上图玻璃上的扶梯,是不是感觉比“小心玻璃”的防撞条要好看很多?


广村正彰的设计作品中,胶囊旅馆可谓令人最为惊艳

这种低廉的小格子在他手中变得非常养眼。


介绍一下背景:在日本,胶囊旅馆的住宿费比普通商务旅馆便宜一半,约为大宾馆的1/5。

根据胶囊旅馆的地段、提供的服务不同,住一夜的花销在3000-5000日元不等(约合人民币220-370元)。

不过,也有些单身汉干脆就把“家”安在了胶囊旅馆里。

2009年开业的9H胶囊旅馆,可以说是日本胶囊旅馆中的豪华版。

9H在时间上定义了住客的生活模式:1小时洗漱、7小时睡眠再加1小时的休息,共9小时。

之所以说它豪华,是因为9H的内部设计和平面设计分别由日本著名设计师柴田文江和广村正彰操刀,

蜂巢一样排列的睡眠格子由加固塑料制成,

房间内部温度、光线、时钟和音乐可自行调节。

旅馆提供的服务均属四星级水准,每晚住宿价格为4900日元(约370元人民币)。


u.jpeg

undefined

undefined


这样的气场,确实可以用豪华版形容

广村正彰设计的字体《丸井 北千住 食遊館》

被设计界“供奉”——汉字的图形表意功能被放大,

一目了然成为信息+审美设计的典范:

汉字.jpg


够形象的了,这样的菜单是不是很方便?

思考信息是如何被传达比如何去传达信息更为重要,

对于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并非表达,

而是去找出事物的本质。我始终在思考信息和人之间的关系

——广村正彰


井口皓太.gif

这位就是把图标变成动图的井口皓太

他网站上的介绍图片就很有特色——什么在动?

他的汉字作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平面的汉字被赋予了空间的纵深,

并且可以无限循环播放,

旧元素新体验着实让艺术界赞叹: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空间感的突破,对于汉字而言的确是一种新从尝试。

井口皓太表示,由于是历史上头一次,

接受制作动态图标的任务的确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不过他希望动态图标成为一项“奥运遗产”

成为将来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规定动作”。

他的其他作品,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undefined

undefined

时间和空间本身成为一种元素感觉略显平淡,

和他的汉字作业相比而言似乎不够过瘾:

undefined

undefined

有意思的是,这组汉字设计是井口皓太为米兰世博会日本馆“未来餐厅”中的字体设计

看来,饮食男女真的可以大有文章


来源:综合自 日本设计小站、新华社、井口皓太、广村正彰设计网站

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