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直击 | 南腔北调英雄会,这大概是《曲苑杂坛》节目外曲艺人聚得最齐的一次

文汇网 2019-01-01 18:28:22 显示图片

WechatIMG729.jpeg

弹词开篇《新木兰辞》

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曲苑杂坛!

小时候这首央视《曲苑杂坛》的主题曲脍炙人口,如今节目里面历数的不少曲种却滑进记忆的缝隙悄无声息。而再要问95后、00后一代“说唱”,多半想到的是嘻哈文化,在不是流传在广袤中华大地,各具特色的曲艺样式。

WechatIMG730.jpeg

短篇评话《莫伸手》

辞旧迎新之际,上海评弹团广发英雄帖,荟萃全国各大曲种,于26日至31日,先后在乡音书苑、长江剧场、兰心大戏院带来多场精彩演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曲艺在新时代的声音。

WechatIMG731.jpeg

湖州三跳《英台乔装》

翻看几天的节目表,弹词、评话、绍兴莲花落、淮河琴书、涡河憨腔、相声、单弦、双簧、快板书、京韵大鼓、温州鼓词、湖州三跳……这些平日或许只在某一地域广为传唱的十余个非遗曲种被一网打尽,逐一与上海观众见面,真是应了演出品牌的名字“南腔北调”,好不热闹。

WechatIMG732.jpeg

相声《家风传万代》

其实对于曲艺人来说,天南地北床闯码头是传统也是本分。而南北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包容并蓄中不断发展,也成就了曲种的丰富与生命力。

WechatIMG733.jpeg

扬州弹词《风筝》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评弹团派出数位评弹名家,组建了浙江的评弹团队,六十年代又专程赴安徽学习当地曲艺。而北方曲艺名家马增蕙、赵玉明等人,也曾专程来沪拜“蒋调”创始人蒋月泉为师学习评弹。上海评弹团的徐丽仙、赵开生等名家也积极向北方曲艺学习借鉴。

WechatIMG734.jpeg

京韵大鼓《宝玉探晴雯》

WechatIMG735.jpeg

弹词选回《武松·回差》

此次“说唱英雄会”除展现传统曲艺“说”和“唱”的技艺,还将注重节目内容与样式的当代性。比如近些年致力于评话传承的吴新伯,此次推出了微型评话《梁山恋曲》,适应当代观众审美习惯的时间长度。而李亮节、陈靓的南北合演节目《这样的好生活》则展示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此外“摇滚大鼓”等创新节目也将登上舞台,展现曲艺与音乐的结合。

WechatIMG743.jpeg

微型评话《梁山恋曲》

WechatIMG745.jpeg

摇滚大鼓《大饼卷一切》

此次演出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指导,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办,江苏、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曲艺家协会共同参与。据悉,演出期间还将召开研讨会,汇集各地艺术家共同探讨传统曲艺艺术,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融入当代社会。

WechatIMG739.jpeg

温州鼓词《精忠颂》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图片:上海评弹团供图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