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徒步登黄山只为拍张照,他拍的张大千你一定没见过

文汇网 2019-05-03 13:26:31 显示图片

百岁.png

有一位老人在自己103岁之际,为了拍一张照片,还挑战徒步登黄山。

他说:由于对摄影的兴趣,我已忘了去注意自己的年龄了。

他是郎静山,一身长衫,清癯安宁,静静地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超然的气度和个性。

郎静山.png

也许有人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这个百岁老人身上承载着无数令人骄傲的荣耀。

他是中国第一个拍下女性裸体的摄影师;

第一位以“集锦摄影”表现中国画意的摄影家;

被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家之一;

第一位拥有世界各国最高名衔的华人;

……

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用照片向世人展示浸润了东方式智慧的意境美。

意境.png

信手闲翻大师的摄影作品,不由心弦颤动。

静谧的影像,简洁空灵的构图,远山层叠、薄雾笼罩犹如传统水墨中墨色的浓淡交织。

水墨.png

晓汲清江

古刹.png

古刹扫尘

古阁.png

古阁重密

为了捕捉最精彩的一面,郎静山总是四处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了个遍,他总是素衣简装,唯有胸前一台相机透露出他的身份。

相机.png

这一走,就再也停不下来。

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

当摄影师开始用心,作品就带上了灵魂。

那些光影交错下的水墨意境像一首诗,带你进入灵魂的深处。

undefined

临流独坐

鹿苑.png

鹿苑长春

和相机结缘还得追溯到孩童时期,父母皆爱艺术,小小年纪的郎静山对墙上挂着的父母结婚照印象格外深刻。

如果我也能把那些美好瞬间定格下来,多好啊。

一粒种子从此在心底发芽,直到12岁时他遇到人生的第一个恩师。

郎静山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图画老师李靖兰见他天资聪颖,也乐得传授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

年轻.png

所以人都以为这不过是“小少爷”的一时兴起,却不曾想正是他后来引领中国摄影艺术的潮流几十年。

完成学业后,父母早早给他铺好了路,繁花锦绣,一生无忧。

但郎静山为了梦想,虽千万人吾往矣。

梦想.png

他执意进入了报社,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之一。

忽然来到宽广的天地,闲不下来的郎静山开始捣鼓摄影技术,渐渐地,他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摄影技巧。

梅花鹿.png

远山.png

在原发于西方的摄影中融会中国画理,以多底片叠合技术成为“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摄影新象。

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明明是一张照片,却宛如水墨画一般,隐约透着中国古典绘画范畴内的底蕴……

云深.png

云深不知处

坐看.png

坐看云起时

一时间,郎静山名声大噪。

他顺势成立中国摄影学会,爱折腾的他还破天荒开辟了摄影课,免费教授热爱摄影的群众。

协会.png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此教书育人也未尝不可,但郎静山分明不想浪费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1928年,上海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

郎静山拍下了中国的第一张女性裸体摄影作品,即使风气开放的今天,裸照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何况在那个迂腐思想统治的旧时代。

裸体.png

争议、谩骂……如潮水般涌过来,但郎静山并不后悔。

顶住巨大压力的郎静山把非议隔绝在门外,心思活络的他一直在研究摄影技术,后来一种“集锦摄影”横空出世。

花好月圆.png

花好月圆

春耕.png

春耕

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运用暗房技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影像结合在一起。

如今摄影技术早已高超,但时间回拨到上世纪30年代,依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郎静山凭自己把中国摄影技术提升到新台阶。

树影.png

树影湖光

望岳.png

望岳

山径.png

山径归人

他把自己整个人丢进相机里,开始走街串巷,访山问道。

渺小的远山,居高临下的柳枝,几个简单的主体,余音袅袅,尽显含蓄之美。

晓风残月.png

晓风残月

细细琢磨,照片充满禅意,里面的光影线条却又灵动、诗意,于无声处发出言语。

树林.png

疏林夕照

柳塘.png

柳塘春水漫

仙山.png

仙山楼阁

虚实相生、幽远淡泊的理想丘壑,展现出自我追求的生命境界。

很快,郎静山与众不同的摄影遇到了伯乐,其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

春树.png

春树奇峰

从此,郎静山这三个字蜚声海内外。

但他更喜欢沉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虽然生逢乱世颠簸,依然希望在困顿闭塞中,创造生命的清风明月。

同是傲骨疏朗之人,郎静山和张大千一见如故。

张大千.png

两人最喜结伴同游,案前作画的张大千看多了,这样的张大千,你又看过没?

松柏.png

松柏在侧,寒风骤起,衬得大师愈发仙风道骨。

在他的眼里,不论上流名人、还是普通工人,只要活出最自然的自己,就是美,这是一种本能的尊重和体面。

万瓦.png

万瓦层层

最后.png

台湾最后纹面人

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即使荣誉满身,郎静山依旧不忘初心。

他生活简朴,像个苦行僧。

往往一袭蓝衫,一双黑色布鞋,一部相机就是全部家当。

简朴.png

明明生活并不富裕,但家中有客人来访都会亲热招待,他总是告诫子女,吃顿饭又算什么。

他分明是个赤子,有洁白干净的骨头。

骨头.png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顾振清曾评价郎静山:

他将集锦摄影变成了一种繁复的劳作,这种精神劳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物质积累的功用,而成为他用艺术慰藉心灵的生存过程。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光阴.png

生于光绪,长于民国,活在共和……郎静山最后平静地走完自己百岁春秋。

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素色但最惊艳的中国美景,也让我们明白:

美不胜收,皆因心中有画。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骑驴、爱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