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同道与主人公池亦洋
9月4日,电影上映的第二天,《零零后》纪录片的导演张同道的朋友圈中发了几张亲子观众观看影片后含泪相拥的图片,配文道:“《零零后》:我期待的最高荣誉是观影后父母与孩子的拥抱。”有个小男孩在看过电影之后对妈妈说,希望妈妈能像电影中的家长一样对待孩子。那么,电影中的家长是怎样的呢?“现代化的。”张同道说。
从2006年开始,用12年的时间去追踪,张同道想让观众看看父母、老师、社会对“零零后”的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孩子又长成什么样?12年的光阴压缩成90分钟的影片,浓缩了人生中那些最隐秘的成长经验,有伤痛、有成功、有遭遇挫折时的压抑、也有生命的绽放……张同道相信,这对每个家庭都会有所启发。
12年间,张同道一共拍了18个孩子,虽然最后只选了池亦洋与王思柔两人作为主人公,但他并不认为这两个孩子具有“代表性”——“任何人都不能代表一代人,但每个人都有这代人的DNA,逃不出这代人的宿命,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张同道说,“这两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生问题最多,挫折最多,因此故事最丰满、最精彩、最有戏剧化,他们在遭遇困难的过程中也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主人公王思柔
在张同道眼中,遇到问题时,“现代人通过讨论、开会来解决问题,而野蛮人使用拳头和权威”。池亦洋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曾经很紧张,因为父亲一开始认为管小孩的事情就是孩子妈妈做的,把责任全部推倒妈妈身上,于是父子两人的关系陷入到一个死循环中,后来池爸主动作出了改变,像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交流,比如,对于孩子15岁就早恋的事情,他没有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而是说自己大学因为谈恋爱而影响了踢足球,告诉孩子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父子俩对话过程中,池亦洋对着镜头笑了一下,显得有点羞愧。
影片中有一处很“燃”的画面,2016年,池亦洋入选橄榄球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15岁的池亦洋在开幕式对着国旗唱国歌,而十年前,5岁的他对着手工制作的小小的三角形红旗唱着国歌,作为“孩子王”的他身后跟着几个“小跟班”,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他们连歌词都不熟……两个画面交叠呈现,热血、振奋人心——十年,娃娃已经长成大小伙儿,但是不变的是男子汉气质。
这种气质,幼儿园园长大李老师在十年前就看出来了,当时,这个天天捣乱的“熊孩子”被其他孩子家长控诉,大李老师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池亦洋为男孩子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因为池亦洋虽然调皮顽劣,但他在其他孩子面前具有领导力与说服力,大李老师发现了他的优点。
影片中另一个有趣的画面——王思柔因为讨厌数学而画的画被做成了生动可爱的动画,“这些数学公式就像森林里的毒蛇”,柔柔哭着说。柔柔的绘画才能在目前国内的考评体制中不算什么,她数学太差,未来也许只能读一个职校,但柔柔妈想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她铺就一条更适合她的教育道路,便送她出国读书。可是,因为生活上的矛盾,她被美国寄宿家庭连夜赶走,还有面临远离亲人带来的孤独、文化冲突等问题,成长同样带着阵痛。
两位主角在小学成绩都不好,未来两人都可能会变成别人眼里的“问题孩子”,连大学都上不了。但是父母没有简单地去责备他们,而是理性的讨论分析:孩子现在就是这样,怎样才能让其健康地、更好地进入社会?池亦洋在心爱的橄榄球运动中,找到了“自己”,教练向其他队员夸赞道,池亦洋是“爷们儿”;柔柔在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小小年纪就知道“世界不是围着我转”,逐渐懂得要做个能帮助他人、带来社会价值的人。
“12年跟踪拍摄,献给中国父母的一封家书”,电影海报上这样写着。作为一名教了33年书的老教师,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教育在张同道心中一直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他时常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好父亲,因此想通过电影的方式给同行们、父母们写一封“家书”,探讨一下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想把这些年的教育心得与思考与大家做个交流,给大家一些启发。
教育的根源在于“爱”,它是一个关于“爱”的事业。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效的?张同道认为,目前很多以知识为教育的核心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今天老师教授的很多知识,明天可能部分甚至全部作废,那么知识作废了,教育是否就作废了?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格的构建,其次是让孩子发现自己。
家长不能因为“爱”就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附属品,更不是下人,很多父母自己有未完成的人生理想,就去绑架自己的孩子,让他做并不喜爱的事情。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影片中的两对父母相比于传统观念上的中国父母,有了巨大的飞跃。家长对孩子都充满尊重,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会简单地打压孩子,或侵犯孩子的人格,这也是张同道心里赞赏的地方。
另外,教育还应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这也是人类的一大难题,有的人一生都在跟随别人的影子生活,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有发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才能成为优秀的人,去释放生命的能量。
作者:见习记者罗娜
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编辑:罗娜
责任编辑:陆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