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公映!30年前的经典电影《开国大典》用高科技修复后是啥样?

文汇网 2019-10-18 18:19:13 显示图片

修复对比图_副本.jpg

▲《开国大典》镜头修复前后对比图

30年前的9月21日,《开国大典》电影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首轮上映便斩获1.7亿票房,当时电影票仅为1元/张,按照当前30元/张折算,相当于现在的51亿票房。该片在中国香港也创造了连映147天的记录。

然而,这部记录历史又创造历史的经典影片,难抵漫长岁月对胶片的悄悄磨蚀:划痕、霉点、收缩变形、深颜色丢失导致色彩偏红……传统的承载电影的物理介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毛病。

30年后,同样是在9月21日,一个40人的团队以每天20小时、持续60多天的现代高科技修复,让《开国大典》焕发新生——画面更清晰,颜色更饱满,声音更逼真。修复完成的4K新版《开国大典》今(18日)起在全国上映,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横版_副本.jpg

▲4K新版《开国大典》海报

6分钟9000张底片,最难的区间每人每天只能修复1秒

原版影片中所引用的资料片虽只有短短6分钟,但这些镜头的修复却是技术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三维六度公司首席技术官、《开国大典》4K新版总制片人周苏岳表示,按照每秒24帧画面,这6分钟就是9000张左右的底片。碰到最难修复的区间,一个人一天只能修复1秒,也就是24张。

影片总时长171分钟,制作成数字化的版本,一共24万帧画面,总容量高达15TB,相当于3000部64G手机的内存。修复团队需在投资2000万元的高科技系统支持下,才能处理这么庞大的数据量。

就画面来说,修复后的影片可以用“三高”(4K高分辨率、HFR高帧率、HDR高动态范围)和“四无”(无脏点、无划痕、无抖动、无闪烁)来概括。

周苏岳如是形容“三高”:胶片电影就像是300度的近视眼看到模模糊糊的图像,2K的片子相当于视力矫正到1.2了,4K的高分辨率就到1.5了;对于动态镜头,例如战争场面中很多高速移动的画面,会在高帧率的支持下更流畅;胶片电影可以用一句歌词“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来形象说明,颜色都不够纯,而高动态范围会让人看到更质感的颜色。

声音几乎重新录制,花费近600小时

电影中有一场戏是渡江战役打响之后,百万雄师过大江,镜头回到香山,这时毛主席睡着了,机要秘书叶子龙拿着电报进来,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就叫了他两声,在后期声音的处理上,第一声与第二声“主席”能不能一样大?“原版电影这两声是一样大的,但我觉得不能,因为叶子龙既想告诉他,又不想把他吵醒,根据这种矛盾的心理,我就把第二声的音量做了变小的处理。”周苏岳说。

爱抠细节的周苏岳还提到,新版中那句最令人振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声音会从四面八方涌来,让人顿时有身临其境的神圣感;开国大典上的阅兵踢正步声其实是2015年“九三”大阅兵时录音师在军人的靴子上录的声音,而不是随随便便用一个在小空间中录的声音;此外,他们还录了更为丰富的环境音,如鸽子飞过挥动翅膀、国旗在风中招展、海水声、夜晚的虫鸣、狗叫等等。

影片将声音分为对白、环境氛围、特殊效果、拟音、音乐五大类。首先需要将各种类型的声音分离出来,然后去掉底噪,再按照画面的声相重新完成混音录制,在当年录音做的不细致的地方,还加入了新的元素进行调整。“团队共花费了将近600小时来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几乎是把整个声音做了重录。”周苏岳说。相较于胶片时代的单声道声音,新版的5.1环绕式音效是将所有声音按照画面所展现的信息做声音定位,“5”就是5个方向的喇叭,“1”是1个环境音的声道,这些立体声会从电影院不同的角度放出来,活灵活现,增强真实感。

毛父子_副本.jpg

▲毛泽东父子剧照

史诗级巨制30年后依然深受业界与观众喜爱

原版《开国大典》自1989年9月21日上映后,屡获大奖——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9-1990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12届长影“小百花”奖、以及第10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等五项大奖的15个奖项。除了在国内获奖,电影也曾参加了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30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依然深受业界和观众喜爱。2018年,电影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2018电影频道之夜”“40年40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年度影片”的殊荣,2019年9月20日在上海闭幕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上又获得“学生最喜爱的经典电影”大奖。

作为当年向建国40周年献礼的电影,《开国大典》格局之恢弘、题材之重大、制作之精良,均开中国电影史先河,其表现手法甚至超越当下的许多作品。这部电影为后续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参考样式,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新时期电影的必看片目。

日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在看了修复后的影片时愣住了,惊叹道:“天哪,这是我们拍的电影吗?尤其是在电影色彩的处理、历史资料片之间的衔接做得非常好。有的地方,我们都看不出来,它到底是资料片还是当时拍摄的内容。”就像周苏岳所说,技术人员不仅要做到“修复如新”,还要做到“修复如旧”,也就是要保持胶片的颗粒质感,让观众有看老电影的感受,回到30年前的真实,而不是看现代电视。


作者:驻京见习记者 罗娜

图片:《开国大典》剧组
编辑:罗娜
责任编辑:付鑫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