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甲骨文文化展开幕 190件甲骨等文物“证古泽今”

文汇网 2019-10-22 18:11:51 显示图片

甲骨文,这3000多年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甲骨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相关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微信图片_20191022175322.jpg

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

这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内容的文化展,也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同时商借了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等单位的甲骨文物。

微信图片_20191022175342.jpg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派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191022175333.jpg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

展览通过“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记者看到,展览不仅呈现了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文例、字形特点及甲骨文的分组,同时展示了甲骨文及其反映的商代社会,从商王世系、祭祀与信仰、战争与军队、贵族与职官,到畜牧与田猎、天象与农业、疾病与生育、地理与方国、西周甲骨等都得到了充分展示,一片片甲骨以其身上所刻有的文字讲述着数千年前华夏祖先的文明,而青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的展出使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展示更为通俗。

微信图片_20191022175337.jpg

▲为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所著录的著名大版之一,是一篇长篇记事卜辞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呈现了一百多年来的甲骨学者及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到,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迄今,问学甲骨的中外学者数以千计,他们考释文字、研究历史、探讨文化,研究成果浩如星辰,蔚为大观,涵养滋润着当代社会。

微信图片_20191022175328.jpg

▲展厅中的全息影像《甲骨文·宇宙》(作者:陈楠)

此外,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呈现甲骨文所传承的文化基因,展览还配以相关的辅助展品和多媒体。

展览为期两个月。此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重要的文化展之一,也是纪念甲骨文12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李扬

照片:李扬 摄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