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司令员刘华清
1979年8月2日,邓小平登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出海巡航。75岁高龄的邓小平身着米黄色风衣,手持望远镜极目远眺辽阔的海疆,信心满怀地对围聚在他身边的海军官兵说:“有这样的驱逐舰,就可以走向太平洋。我们在太平洋应该有发言权!”随后,他欣然命笔,写下“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的题词。
三年后,邓小平点将:任命刘华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1982年9月15日,时年66岁的刘华清正式上任履职,成为共和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
“你回海军去”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这天一大早,身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一身戎装,来到人民大会堂南大厅的走廊上。远远地,他看到邓小平走了过来。当邓小平走到他身边时,放慢了脚步,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你还是回海军工作。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望着邓小平离去的背影,大感意外的刘华清默然良久,似有千斤重担压上了肩头。事实上,邓小平已在8月28日签署命令,任命刘华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刘华清是邓小平的老部下。
1938年1月5日,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刘华清奉刘伯承师长之命,护送邓小平从山西省洪洞县马牧村八路军总部,前往辽县一二九师赴任。这一年刘华清还不满22岁。
作为一二九师秘书处主任,刘华清直接在刘邓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增长了很多知识和才干。
刘华清曾多次跟随邓小平下部队活动。一次,他随邓小平到邢台地区检查工作,地方党的同志送来了筹措的一布袋子现洋款。邓小平让刘华清清点一下后开个收据。刘华清将一袋子现洋哗啦啦倒在桌子上,一块一块地数了起来。邓小平见状,笑着数落他:“看来你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见过大钱。”言毕,亲自动手示范,将10块银元码成一柱,然后点拨他:“这样10块一柱地堆,数起来不就又快又准了吗?”刘华清赧然一笑,照着邓小平的样儿码柱,很快就数清钱数,开具了收条。
1945年新年刚过,刘邓签署命令,任命刘华清为军分区政治委员;同年底,又任命他为第二纵队第六旅政治委员。从此,刘华清成为刘邓麾下一名骁勇善战的优秀指挥员,深得刘邓的赏识。
从1938年1月受命护送邓小平履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到1952年2月调离二野转入海军,刘华清与开国元勋邓小平之间14年战火硝烟熔铸的革命情谊,将随着岁月的推移,在他的人生历程乃至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中产生特殊的影响。
一进海军受重用
刘华清称得上是个老海军了。
从1952年到1975年,他两进两出海军,留下的感受用六个字就能概括:“先舒心,后窝心。”
1952年2月,时任第十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刘华清从陆军转到海军,担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政委兼校党委书记。次年,又兼任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54年春,大连海校撤销总校机构,所属两所分校分别组建海军指挥学校和海军机械学校。刘华清则经中央军委批准,被选派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深造。
从校长到留学生,这一人生角色的重大转换,无疑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年龄偏大,不懂俄文,缺乏数理基础知识,海军专业也得从零学起。但38岁的刘华清绝不会在困难和风险面前打退堂鼓。1958年2月15日,他和同班的八名中国海军留学生一道通过了苏联国家考试委员会的毕业考试。
学成归国的刘华清先后就任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1961年8月,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刘华清为舰艇研究院(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1963年,舰艇研究院由海军转隶国防科委建制领导,刘华清第一次恋恋不舍地调离了海军。
二进海军一直被“挂”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聂荣臻、陈毅、叶剑英、徐向前等开国元勋被错误定为“二月逆流”反党集团成员。随着聂荣臻的被打倒,在国防科委核心领导成员中,刘华清首当其冲,成为受批判和审查的对象。
叶剑英和聂荣臻两位元帅出于对刘华清的爱护,再次决定让刘华清回海军做领导工作。1969年2月,刘华清心情沉重地走进海军大院。
临回海军前,聂帅告诉刘华清:“你回海军去做副司令,已同海军领导同志谈过了。”军委的通知也明确为“帮助海军工作”。
然而,刘华清回到海军却坐了“冷板凳”。1969年6月12日才得到通知,海军决定他为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1970年5月起更名为“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他成了跑龙套办事的人。
刘华清就这样在海军一直“挂”了近两年,直到1970年12月15日,才经中央军委批准,给了他一个正式的“官衔”:海军副参谋长,分管造船工业、科研工作和海军装备建设。
▲刘华清被称为“中国航母之父”
1975年1月5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2月5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取消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立由叶剑英、邓小平、陈锡联等11人组成的军委常委会,处理军委日常工作。
从中央文件上获悉这两项重大人事任命,刘华清心头涌起一股热流。3月28日,他毅然提笔给邓小平写信,要求澄清过去在国防科委工作中的问题,改变现状,调动工作。
5月3日,邓小平将刘华清的来信批转给相关方面。
8月中旬,海军酝酿调整领导班子方案,拟将刘华清下放到南海舰队任副政委。
令刘华清没有想到的是,军委常委会否决了海军的方案。聂荣臻元帅随即电话通知刘华清:“你到科学院去,小平也赞成。”于是,在1975年9月底,刘华清第二次调离海军,成为邓小平组织委派的以胡耀邦为首的中国科学院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未敢奢望第三次进海军
1976年,刘华清的政治生命与共和国的命运一样,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1979年2月19日,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值此非常时刻,邓小平亲自点将,任命刘华清为总参谋长助理。一年后,邓小平辞去总参谋长兼职,由杨得志接任总参谋长,刘华清晋升为副总参谋长。
第二次调离海军时,刘华清曾认定“海军这条路算是走到头了”,未敢奢望第三次进海军,而且是当海军司令员。
其实,熟悉人民海军发展史和刘华清三进三出海军经历的人都知道,早在就任海军司令员七年前,刘华清就对海军现代化提出了完整的发展思路与建设规划,并形成文字报告呈送给了邓小平和海军主要领导。七年后,邓小平能把开创海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任托付给刘华清,不能说与此毫无关联。
——摘选自《海军司令刘华清传》 长征出版社出版
作者:施昌学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