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从最基层做起,这个居民区有了自己的法治日

文汇网

1544147075.jpg

4月28日,对于闵行区颛桥镇银一居民区的居民们来说是个喜庆的好日子。两年前的今天,曾是“沪上最烂小区”的银一居民区首度获评上海市文明小区 ;两年后的同一天,他们有了自己的节日——“银一社区法治日”,也吹响了银一居民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号角。

为何要在居民区设定自己的法治日?见证过银一居民区“蜕变”的居民可都知道这里的来龙去脉:

银一居民区是闵行区颛桥镇最早、最大的老社区,有7个村,四千多户居民,近两万人。曾经的银一社区,用“乱象丛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十里长街”乱设摊、“百只家禽”招摇过、“78家无证照经营”,居民们也怨声载道。

83527287.jpg

为了让这个大居、老居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2012年以来,在颛桥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新一届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率领居委、业委会、物业和广大居民的齐心协力,历经“综合改造”、“五违四必”整治、“美丽家园”建设后,居民区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17年4月28日,银一居民区跨入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小区行列,并连续评为2017—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小区和连续二届评为闵行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116856107.jpg

与此同时,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学军带领下,银一社区创新了被誉为平安社区协同治理的“田园模式”,形成了“1+3+X+N”工作体系和“大委员制”。即以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各司其职,党员骨干、“三长”、区域单位负责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四驾马车”同心同向,合力同行;居民区“党建联建”产生的合作共赢效应,既有效延伸了党的工作手臂,使区域化党建工作落地、落实,又将政府的惠民理念化为现实。

居民区的社会治理也保持常态高效。281名党员、130名“三长”成为社区建设领头羊。在“党员之星”“寻找最美家庭”“最佳楼组长”“志愿者成就奖”等各类创先争优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了“10年义诊两万人”的退休医生郑基敏、“13年坚守报栏”的王国民、为居民排忧解难的“蔷薇之花”孔强威、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滕兰香、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郝长青、“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陈玉芳等先进典型。共产党员、“三长”志愿者骨干已然成为社区自治、共治的中坚力量,成为社会治理中最重要的组织资源。

“蔷薇工作室”于2014年率先在镇域内引入律师志愿者后援团,每双周六上午到社区。截至2018年,已零距离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共92场,提供法律服务400多件。工作室负责人孔强葳告诉记者:“依法治国的落脚点在基层,贯彻实施的第一方阵也在基层。我们相信,只有老百姓心中有法,知法明礼,依法治理才能成为现实,社区才有活力,我们活着才有尊严。”

张学军表示:“我们把银一社区由‘乱’到‘好’的‘摘帽日’——4月28日定为法治日,一来是想让全体居民记住银一巨变,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二来也想以此把知法、守法、用法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普通群众,让居民们在过节中懂得法治的含义。”


作者:周渊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钱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