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血统,无法为国足而战,德尔加多的特例归化有什么意义?

文汇网

692068975513698305.jpg

就在本轮中超赛前,山东鲁能俱乐部官宣了佩德罗·德尔加多已具备上场资格的消息。这位22岁的前葡萄牙国青队球员加盟鲁能已有半年,由于俱乐部早已注册满了四个外援名额,因此坊间认为,这次略显离奇的转会很可能以归化球员为目的。果不其然,现在德尔加多的身份已经变为“中国球员”。

在网络上流传的德尔加多临时身份证图片显示,他的户籍应落于山东鲁能俱乐部所在地址,而其民族为“汉”,引发一阵哗然。没有中国血统的外国人士入籍我国并不常见,但过去也有马德海、爱泼斯坦这样的先例,相信即便没有明文规定该如何界定民族,有关部门亦有例可循。而比起户籍地址、民族这般看得见的“离奇”,德尔加多未来的发展才是更大的谜题。

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早期,舆论就曾热烈讨论过归化球员的可能性,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不了了之。而如今,中国联赛的资金投入巨大,吸引力大增,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足球的重视,因而招募转籍球员得以在去年底今年初掀起了浪潮:此前已有李可(尼古拉斯·延纳里斯)、侯永永(约翰·塞特)、钱杰给(亚历山大·恩杜姆布)三人完成恢复国籍手续,并以内援身份出战中超,而李可还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代表国足出场的第一位转籍球员;布朗宁、罗伯特·萧则仍在办理手续之中,目前依然以外援身份征战中超和中甲联赛。上述这些球员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拥有部分中国血统,因此在情感上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被媒体热议的埃尔克森、高拉特、埃弗拉等巴西或非洲球员,据说也被列入了归化的考虑范围之内。尽管这几位球员的血脉与中国无关,但他们都在中国联赛中效力多年,合作工作,依法纳税,且已经满足或接近满足国际足联关于转籍的相关时间规定(定居满五年)。

但无论有血统还是非血统球员,国际足联对转籍的细致要求中还有很重要的两条限制——球员转籍另一个协会前,不能代表原协会代表队出战A级正式比赛(即成年的洲际杯赛预决赛和世界杯预决赛);同时,转籍前不得代表原协会代表队出战正式比赛(含各年龄段的洲际杯预决赛和世青、世少赛预决赛),除非在踢第一场正式比赛前,他已拥有新协会的国(或地区)籍。第一条限制不难理解,因此在中国足球的归化计划中,如胡尔克、奥斯卡、特谢拉这样的顶级外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的;而往往被忽视的第二条,因为中国法律不允许双重国籍,所以会堵住部分已进入归化序列的球员未来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可能,比如德尔加多。

德尔加多此前曾代表葡萄牙U16到U21一系列国字号球队出场,并参加过世青赛。即使他如今已取得“中国球员”的身份,但未来已无可能代表国足比赛。理论上,德尔加多可以出战奥运会决赛阶段,因为奥运会足球赛由国际奥委会主办,而非国际足联旗下赛事,但目前亚洲区奥运会资格赛同时又是亚足联U23亚洲杯,因此德尔加多其实也没有资格出战预赛。

这意味着德尔加多成为归化球员中的一个特例——他没有中国血统的情感分,没有长期在华合法工作的经历,而是通过行政政策中的特殊条款、以“特殊人才”的身份申请中国国籍,但这样的“特殊人才”却几乎没有可能为中国国家队效力,除非国际足联对现行转籍政策进行大调整,而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德尔加多为中国足球所做的贡献,大概只是能以内援身份出战俱乐部赛事,从而省去一个外援名额;或者,在中国国奥队未来成功晋级奥运会后,还要得到届时国奥队主教练的认可,从而以适龄或超龄球员的身份征战奥运会(东京奥运会为适龄)。若以此定义足球界“特殊人才”的话,这标准未免有些古怪。

在一窝蜂的浪潮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如德尔加多这样的归化特例,希望也是最后一例。


作者:沈雷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