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通人潘光旦:他一个人就是一部《纽约书评》|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9

文汇网

【导读】今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敦促中国人更要万众一心战胜疫情,上午国家已经决定派民航包机接回在世界各地的湖北籍尤其武汉市市民,让我们继续听从统一部署,有序科学地抗击疫情,西南联大的师生是逆境前行的榜样。昨日听完能妙语连珠把人带入哲理境界的冯友兰的故事后,今走近第6位大家——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潘光旦,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那代教育家之一。

文汇讲堂从1月23日起连续推出“西南联大教授陪你过庚子鼠年”系列,分享沈从文、陈寅恪、冯至、潘光旦、冯友兰等西南联大教授为学与为人的故事,感受他们鲜为人知的平凡面与精神风骨,品尝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新春。本栏目音频由文汇讲堂朗诵班学员演绎,每期由一位高校关联领域学者撰写“我心目中这位教授”,并推荐1-2本关联书籍。

【本集要点】

1、联大“通人”潘光旦以何“特立独行”的姿态广受学生爱戴?

2、潘光旦的书房为何被戏称为“铁螺山房”?

3、何情境触发潘光旦的灵感,提出了“位育”妙语?

【文军教授点评】

文军.jpg

催生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

在中国学术史上,作为社会学家的潘光旦,尽管其研究领域涉猎非常广泛,但优生学家可能是其最为突出的历史形象。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潘光旦与其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秉持着对社会政治变革的公共关怀和文化启蒙的民族意识,试图将专业精神与价值关怀相结合来推动学术研究的本土发展。他们一方面耕耘学术园地,一方面借助于刊物出版和政党来表达公共意见。

潘光旦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生物论者”,以进化论和遗传学为基础来研究优生学在社会层面的展开,将自然科学的优生原因逐步推向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尽管潘光旦的优生学思想充满着争议,甚至他所做的社会学研究与当时主流的社会学研究有着不少的差异,但其诸多观点和主张至少对当代社会学研究产生了如下影响:

一是为中国社会学中开辟了“生物”的研究视角。潘光旦的研究集中讨论了社会制度和观念对人口素质的影响,连接了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相互关联的研究脉络。他以“强种优生”的思想主线来致力于提升民族素质,集中地表达了对国家、对民族的知识关怀和行动旨趣。

二是为中国社会学奠定了人文取向的研究基调。潘光旦提出“人的科学”,强调了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应用的核心都应该是“人”,对唯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通过厘清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他将科学重新放在“整体的、人的学科”的大视野中来理解,一生都致力于提倡通才教育,强调超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二元对立,从而为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直接催生了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潘光旦极为注重传统儒学的社会学表达,将传统的谱牒学与现代意义上的优生学相结合,对促进社会学的本土发展、催生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这与他积极翻译引介西学,同时又在教学研究中不断促成东西方知识融会贯通的行动取向密切相关,是一位真正学贯东西,集科学家的睿智和文学家的文采于一身的社会学家。

——文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朗诵原文选自刘宜庆著作《先生之风——西南联大群英谱》,辽宁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此篇原标题为《潘光旦:联大的通人》,诵读已获作者和辽宁人民出版社授权。)

【推荐书籍】

1.潘光旦著:《优生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潘光旦著:《自由之路》,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9.jpg

【朗诵者】

9韩爱珍+龙慧 (2).jpg

韩爱珍(左),文汇讲堂朗诵培训班学员,公司法务工作者;龙慧(右),文汇讲堂朗诵培训班学员,广告从业人员。片头配音:邵大卫、王晶等

相关链接:

沈从文升教授:为啥钱钟书影射、吴宓力挺|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1

啥?沈从文自己用毛笔抄好讲义发给学生|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2

陈寅恪上课,一半学生是朱自清冯友兰等名教授|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3
9至23点的幸福,向达和北大师生昆明山顶读善本|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4

两入敦煌反对张大千破坏,向达推动艺研院成立|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5

冯至:七年情系昆明联大,讲遍歌德和浮士德|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6

冯至把留德文艺沙龙搬到了抗战时期昆明家中|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7

冯友兰执笔上书拒补贴:行政为责任,但启后学|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8

栏目策划:李念

音频:王新竹

制图、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