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8%!这片旧改地块首日签约率为什么这么高?

文汇网

11.jpg

“天天‘拎马桶’,怎么奔小康?”在虹口区138街坊第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翻牌现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盼这场旧改工程已经盼了30年,“这是为民做好事、做实事。”

27日上午,虹口区相关负责人宣布,作为今年全市首个启动签约的大型旧改基地,虹口区138街坊已启动第二轮方案征询签约,首日正式签约率达98.28%,超过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生效比例,成为今年全市复工复产后第一个完成高比例签约的旧改地块。“旧区改造是虹口区最大的民生,今年全区完成旧改征收6000户的目标不变,我们将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的居民告别棚户区。”

在特殊时期,这次旧改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签约率?负责此次旧改的虹口区第二征收事务所副总丁勇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块房屋条件简陋,居民盼旧改意愿强烈;另一方面,在政府支持下,项目组在操作流程、沟通方式、信息传递上跳出了原有的工作框架,推进了工作。

12.jpg

这两天,王阿婆正忙着收拾家当,准备与这个出生至今生活了70年的地方告别。在这栋建于1925年的老宅中,记者看到墙壁早已溃烂,雨大时屋内就“下小雨”,房里还搭了个阁楼解决一家人的睡觉问题。她告诉记者,这间14.2平方米的房间里,“顶峰”时曾同住七口人且从没有卫生设施。“旧改的阳光照在这里,我们马上就能过好日子了。”她说,这次签约选择了货币补偿,打算和老伴儿先到女儿家附近租房居住。

13.jpg

居民王振瑛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她家最后选择产权调换房屋,搬到同在虹口区的彩虹湾房源。现在他们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40平方米的家中,新家是77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应该说是满意的”。

6.jpg

负责此次旧改的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吕学斌告诉记者,138街坊近60%的居民房屋建筑面积小于30平方米,由于生活条件差,许多居民选择在外租房,同时各类家庭矛盾突出。“居民早就想改变‘拎马桶’的蜗居状态了。”他说,去年8月底,这里曾以100%的同意率通过第一轮意愿征询。据悉,虹口区138街坊东至舟山路,南至周家嘴路,西至公平路,北至岳州路,占地面积22075平方米,共有居民871证,共1011户3615人,证均约4.2人。

9.jpg

记者昨天看到,在138街坊巷弄中、马路上不少地方都贴有微信公众号“嘉兴旧改”二维码。3月8日征收决定公布当日,“嘉兴旧改”就发布了《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和《虹口区138街坊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请居民“云围观”政策。之后,围绕居民关心的签约选房、评估均价、补偿金额等问题,又陆续发布了针对性解读文章。 “在疫情期间,我们创新了许多工作方法来提高签约率。”丁勇说,早在138街坊征收决定公布前,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虹口区第二征收事务所就联合制定了《关于虹口区138街坊旧改征收突发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应急调整签约工作的方案》,工作人员提前与被征收居民加微信,线上联系覆盖率近乎100%。1月8日公示《虹口区138街坊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后,在一个月的公示期内,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听取意见,并最终对方案进行修改。

16.jpg

考虑到疫情防控,除了线上渠道,工作人员还在街心花园、人行道、弄堂口等设置了21个开放区域作为面谈场所,为居民答疑。同时,街道安排了3个人民调解组,结合个别谈话、视频沟通和小型调解会等,为因家庭矛盾影响签约的居民开展调解工作。对于签约方式,项目组创新了“线上优先、线下预约”模式——对同意线上签约方式的被征收人优先发放公告、告知单等,采取网络签约或优先安排现场签约,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选房摸号顺序;现场签约的居民需电话预约,再选择就近签约、定点签约、上门签约、远程签约中的一种。

8.jpg

“这次签约,党建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吕学斌介绍,征收决定公示第二天,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即组织召开居民党员骨干会议,号召基地内59名党员与公职人员带头签约;建立“党建服务站”,党员们每天在走访小区检查防疫措施的同时,为征收地块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服务。

作者:单颖文

部分图片由虹口宣传部提供,其他均文汇报记者单颖文摄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