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牧民:新电商打开更广阔天地

文汇网

1.jpg

▲杨克宁在直播中介绍阿坝特产。

“我们的牦牛,吃虫草贝母,喝冰川水,呼吸纯净空气。”7月22日下午,面对近180万拼多多网友,阿坝州州长杨克宁在直播间自豪地说。

2.jpg

拉杰牵着小马一起散步。

当天,杨克宁领衔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1市12县政府主要领导,开启“净土阿坝”消费扶贫州县长大联播,向6.28亿拼多多消费者推介阿坝州特色农产品。这场直播创下了“三区三州”地区电商直播销售的新纪录。更重要的是,透过新电商的爆发力,阿坝牧民们看到了脱贫之后更为广阔的天地。

3.jpg

牧区小童。

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羌族主要聚居区,也是牦牛主产区。今年,阿坝州集体退出贫困序列,并借消费扶贫、新电商直播等方式打造“净土阿坝”品牌,促进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4.jpg

红原“麦洼牦牛”。

海拔3500米的牧场和世代生活在此的牧民,熙熙攘攘的北上广和朝九晚五的消费者,通过拼多多直播间联系在了一起。

5.jpg

去年爸爸送了拉杰一匹小马驹,现在她已经能骑马赶牛了。

杨克宁做直播的时候高原正在下雨,11岁的贡秋拉杰冒雨把母牦牛赶回营地,方便妈妈挤奶。

6.jpg

挤牦牛奶。

拉杰生活在阿坝州红原县瓦切镇,是杨克宁直播时推介的“麦洼牦牛”的主产地。红原县得名于周恩来总理,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7.jpg

拉杰依着心爱的小马,一副牛仔范儿。

“麦洼牦牛”热量和脂肪含量低,肉质更加密实鲜美。拉杰并不知道眼前的牦牛与直播间的关系,在她眼中,“牦牛都要是留给哥哥取媳妇的”。

8.jpg

牧民一家。

拉杰在瓦切镇希望小学上学。放暑假了,她和哥哥一起来到贡秋家的夏季牧场,帮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家里的91头牦牛。

拉杰的妈妈是个干练的藏族女人,每天下午4点,她都会准时在营地旁挤牦牛奶,风雨无阻。牦牛奶有时会送到镇上的奶站卖给县里的乳业公司;有时就做成奶渣和酥油,奶渣晒干后,成为拉杰和哥哥最好的零食。

牧民生产出优质的牦牛奶、牦牛肉之后,接力棒就交到了当地农产品企业手里。

9.jpg

工人在卤制牦牛肉。

红原牦牛乳业常年以稳定价格向牧民收购牦牛奶,制作奶粉,至今已有60年历史。牦牛奶营养价值高、产量少,牦牛奶粉平均成本是普通奶粉的3.5倍。过往红原牦牛奶粉主要通过线下销售,也进一步增加了成本。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红原牦牛乳业的销售出现下滑。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生产牦牛肉制品的遛遛牛公司。

疫情把企业从线下舒适区逼到了转型的路口,要么跨过这道坎,要么继续走下坡路。

10.jpg

工人在称量牦牛肉干。

杨克宁说,要利用电子商务让阿坝特产走得更远。这次州县长大联播,红原牦牛乳业奶粉和遛遛牛手撕牦牛肉干,作为阿坝牦牛制品的主要代表,被重点推荐。一场直播下来,遛遛牛完成了全年电商销售额的1/20;红原牦牛乳业也斩获3000多单订单。

11.jpg

准备包装发货的牦牛肉干成品。

更宝贵的财富是线上转型的理念和实践。电商直播、优惠活动、运营规则、客服沟通以及发货、售后,一系列关节在大联播中一站打通。

12.jpg

工人在对牦牛肉干进行质检。

“奶粉销售的高峰期是年底,现在线上渠道打开了,期待年底的爆发。”红原牦牛乳业总经理彭措扎西说。

这也让拉杰一家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阿坝牧民们遵循着祖先与牦牛约定的节律,也与时俱进,拥抱更广阔的市场,稳步走向小康生活。

摄影:安舜

撰文:罗维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