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 学会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比找回通知书更重要

文汇网

0b55b319ebc4b74527988b66b90304108b8215b3.png

近日,江苏南通如皋的一名高三毕业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不慎遗失通知书和其他档案资料。南通通州区五接镇环卫转运中心的四名工人顶着酷暑,在八吨垃圾中翻找两个多小时,为这名毕业生找回了录取通知书。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情况,环卫工人并未收取任何费用。

这本是一件好人好事。环卫工人不顾炎热的天气和恶臭的气味,无偿帮助一位毕业生找回材料,他们的质朴善良令人感动,值得点赞。

但是这件善举也引发了人们另一重思考:如果遗失了录取通知书,是不是就不能上大学?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生的录取信息在录取高校存档,也可以通过当地招考部门查询。此外,高考录取通知书统一由邮政特快专递寄送,寄递全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即便录取通知书丢了,录取信息丢不了,寄递信息少不了,录取结果也改变不了。

毕业生若遗失录取通知书,可凭身份证、准考证等材料,联系录取高校开具证明或补发录取通知书。退一万步讲,即便关键材料全部遗失,身份证可以补办,准考证、学籍档案也可以联系所在高中和招考部门解决。

然而南通如皋的毕业生选择了多方打听消息,通过翻找垃圾这种比较原始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固然是一种办法。事实也证明,翻找垃圾需要两个多小时,而补办各类证件可能要花十天半个月,效率比前者低得多。但是毕业生必须要认识到,翻找垃圾是非常规手段。且不论垃圾堆里是否一定能找到丢失的通知书,环卫工人本身没有责任替毕业生翻找物品,更没有义务免费劳动。如果任何人遗失重要物品都要寻求环卫工人的帮助,那么垃圾场简直就成了失物招领处。

相比之下,挂失、补办才是走正规渠道。各部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解决毕业生面临的难题。对于学生本人而言,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对自己负责,就是不回避过失,并遵循正当程序弥补过失。对他人负责,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不制造新问题,减少他人不必要的劳动,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从这个角度说,无论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我们与其给环卫工人奉上“廉价的点赞”,不如多一份自律和自省,以此为环卫工人换来片刻的清凉。这份清凉背后的价值观,比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有教育意义。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