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上海已经是国际建筑师的创作舞台,中国建筑师和外国建筑师共同创造了诸多优秀的建筑,使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国际性。”今天下午,由同济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撰写的新版《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图书分享会亮相2020上海书展。
郑时龄院士说,上海的近代建筑是中国建筑的珍贵财富,也是世界建筑的宝库,各种不同的风格纷纭杂沓。从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出能够创造未来的上海和上海人,其多元文化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建筑历来都是时代的史书。讨论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是对建筑历史演变的认识和反思,研究上海建筑的过去,意义在于思考上海建筑的未来。”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是迄今为止研究上海近代建筑最完整与全面的著作。全书11章近166万字,2515幅图片,勾画了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全景。该书1999年出版第一版,之后经过20多年的研究,其间,郑时龄直接参与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实践和考证,新版中收录了关于上海近代建筑师和建筑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珍贵史料照片,值得细细品味。
“匈牙利人邬达克、美国人哈沙德、公和洋行、赖安洋行……如果说上海近代建筑均出自这些外国设计师和设计事务所之手,是非常不全面的,”郑时龄指出,当时中国建筑师和外国建筑师并驾齐驱,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使得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集世界建筑风格之大成的特征,各个历史时期的世界建筑风格都浓缩在这一百多年的上海。
事实上,上海有一大批著名建筑,是杰出的中国建筑师主持设计的。他们娴熟的手法,完全可以与西方一流学院派建筑师媲美。比如,美琪大戏院、南京大戏院、百乐门、大世界游乐场等等,均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庄俊、董大酉、范文照、赵深、陈植、杨锡镠……每一位近代上海建筑师都是一部建筑史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华霞虹说。
上海的近代建筑大多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兴建起来的。1910至1920年间,上海21.8%的事务所由中国工程师成立,9.5%为中外合作;到20世纪30年代,51%由中国人成立,5%为中外合作。一项记载表明,1930年至1939年,上海的100项大型建筑中,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占43项,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的超过了43项。这些建筑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人文遗产。
图片来源:同济出版社、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作者:童薇菁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