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便利店店长正在将货架上的临保食品放入废弃篮,等待转运销毁
一场轰轰烈烈的拒绝浪费行动让上海市民的餐桌悄然发生变化——光盘率高了、食物浪费现象变少了。随处可见的节约标识、各大食堂新推出的半份菜、一人食,都让更多人在用餐时谨记“量力而行”。餐桌之外,市人大代表们还将目光投向了沪上各大超市、便利店。在他们看来,这些地方也可能是食物浪费的“重点区域”。
今年初,市人大代表们实地探访上海部分超市、便利店,发现其每天食品报废率近10%。“这些地方的食物浪费现象尤其严重,很多到了保质期的食物就这么直接扔掉真的很可惜。”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对沪上一些超市、便利店存在的食物浪费现象痛心疾首。
为此,黄锦海等市人大代表们建议,通过爱心捐赠、设立专门柜台等方式让临保食品真正“物尽其用”,既能改善被救助者生活、降低社会福利机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减轻后续垃圾处理压力。
智能系统智慧测算,全流程监控市场供需
什么样的食品最容易被剩下?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鲜食产品是各大连锁便利店浪费现象最严重的品类。
图为便利店货架上的热门鲜食商品
作为便利店界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上海,平均每3192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激烈竞争之下,许多便利店都亮出了特色鲜食来圈住自己的固定客群。据不完全统计,鲜食商品占便利店全部商品数近40%。这些鲜食商品有着共同特点——保质期短、消费频次高、复购率高。这些特点让便利店在实际经营中承受着较大压力。一方面,他们要确保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他们要不断调整食品目录、数量,以最大限度减少食品报废率。
图为便利店店长正在操作后台Pad反馈信息
如何才能精准把握市场供需,最大限度避免浪费呢?在沪上连锁便利超市便利蜂的一家门店,记者看到,一套智能系统正逐渐代替传统人力进行着重要的“订货”决策。周边消费特征、未来天气……种种影响因素都被这套智能系统记录在册,成为预判每个商品第二天销售量的重要依据。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告诉记者,自智能系统加入后,订货准确率大幅提高。
前端进货环节不断“进阶”的同时,一套覆盖销售全程的动态定价系统也渐渐发挥效用。它将产品有效期、销量、未来客流量等指标综合而成了一项重要判断——某产品是否需要打折。通过标签的自动转换,变动的价格也在无形中调剂着市场供需。
专区集中陈列、销售,加快临保产品流通率
在鲜食产品之外,临近保质期的包装食品也成为代表们的关注焦点。“我们调研时发现,超市食品废弃率要远远高于便利店。”黄锦海仔细分析这些被丢弃的食品后发现,面包、水果等是超市废弃率最高的品类之一。
眼看中秋佳节即将到来,黄锦海又添了新的担忧——若是月饼礼盒的销量远远不及存量该如何?“每年中秋过后,超市都会囤积着大量滞销的月饼礼盒。”黄锦海告诉记者,这些月饼礼盒有的被存放进了冷库,有的则重新作为原材料进入生产工序。无论是上述哪一种选择,对食品安全而言都存在一定风险。
图为陈列在便利店特惠商品专区的临保食品
为此,黄锦海建议,超市、便利店应当设立专区集中陈列和销售临保商品。“商家可以根据临近保质期食品数量、特性以及门店规模,因地制宜建立临保食品专区或专柜。”记者留意到,沪上部分超市、便利店已采取类似做法。针对临近保质期仅有三分之一时间的包装食品,他们会将其陈列在专柜上供消费者选择。不过,由于鲜食食品对储存条件有严苛要求,因此较少专门陈列,大多超市、便利店仅在售卖价格上有所调整。
虽然临保商品因其“白菜价”吸引了固定客群,但黄锦海同时也建议,若是将正常食品与临近保质期食品捆绑销售或将临近保质期食品作为赠品的,要在该临近保质期食品上粘贴“临近保质期食品”标签。“这是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向消费者作出更加醒目的提示或告知。”
科学界定临保食品范围,避免“一刀切”
黄锦海代表提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市市场监管局的回应。该局在书面回复中称,将科学界定临保食品范围,注重区分长保质期食品和短保质期食品的差异,分类划定临保范围,避免“一刀切”。
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告诉记者,在相关政府部门的鼓励下,他们正在与相关技术领先公司合作开发一项新技术。“目前便利店在售鲜食保质日期大多是36小时,但在国际上许多便利店已经根据产品类型进行延长。”薛恩远说,这些保鲜技术并非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而是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全新保鲜技术、全程冷链运输等管理手段上的“升级”来完成的。他相信,如果上海日后能大规模复制、推广新技术,将能大大延长这些短保食品的“生命周期”,更能有效避免食物浪费现象。
作者:王嘉旖
图片:邢千里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