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抗美援朝纪念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文汇网

图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序厅。 江宏立 摄.jpg

▲图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序厅。 江宏立 摄

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陈列馆序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个金色大字浮现于曙色背景,毛泽东主席为彭德怀司令员壮行的大型铸铜雕像立于正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拔在即,使命千钧。

由序厅步入抗美援朝战争厅,在“决策出兵 保卫和平”单元的展墙上,两个“钢炉”倾倒出一细一粗两股“铁水”,“炉体”上分别标注着60.60和8772,这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分别代表着中美两国在1950年的钢产量(万吨)。

抗美援朝战争厅的一面展墙上,两个“钢炉”倾倒出一细一粗两股“铁水”,“炉体”上的数字分别代表中美两国在1950年的钢产量(万吨)。 江宏立 摄.jpg

▲抗美援朝战争厅的一面展墙上,两个“钢炉”倾倒出一细一粗两股“铁水”,“炉体”上的数字分别代表中美两国在1950年的钢产量(万吨)。 江宏立 摄

疑问升起:当年,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为什么要以弱抗强?又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到底拥有怎样的力量?为什么被称作最可爱的人?

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文物、一场场战役、一个个故事伴你走完1389米展线,这既是一个追问、探寻、解答的过程,也是一个挖掘、珍视、共享精神财富的过程。把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成为我们今天的选择。

高擎爱国主义旗帜的人民之师,正义之师

10时04分、10时05分、11时04分、14时30分、16时40分,仅1950年8月27日这一天,就有这5个时刻,成为辽宁省辑安县(今吉林省集安市)、临江县(今吉林省临江市)、安东市(今辽宁省丹东市)等地的悲愤时刻。美军空袭,留下血肉横飞的死者、呼天抢地的生者、倒塌的房屋、燃烧的汽车、损毁的车站……

墙上的一幅幅照片,以及展柜里临江县机务段被击穿的铁轨、美军投掷的定时炸弹、扫射中国东北地区时使用的子弹等文物,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

“新中国刚成立,谁来侵略都不成!”89岁的志愿军老战士程龙江怒目炯炯。

站起来的中国人热爱新中国。爱国就是最大的民心,最高的正义!

1950年,中国和美国相比,输的是钢产量和工农业生产总值,赢的是人心。决定战争胜败的,终究是人心向背。

爱国主义将志愿军与人民相连,将前线与后方相连。上海、天津、西安、重庆等地人民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声援游行;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和大批农民,纷纷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开赴朝鲜前线;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义演筹钱,捐赠了“常香玉号”战斗机;新疆塔城分区专员巴什拜捐献牛羊8000只,用于购买飞机;鸭绿江畔的安东人民,喊出“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

图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捐献的“常香玉号”战斗机  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jpg

▲图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捐献的“常香玉号”战斗机  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新疆塔城分区专员巴什拜捐献牛羊8000只,用于购买飞机一架。图为巴什拜与赴朝慰问团团员握手。 抗美援朝纪念馆 供图.jpg

▲新疆塔城分区专员巴什拜捐献牛羊8000只,用于购买飞机一架。图为巴什拜与赴朝慰问团团员握手。 抗美援朝纪念馆 供图

290余万,这是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总人次。而他们的背后,则是四万万同胞和960万平方公里家园。为同胞守护家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人民之师,正义之师!

崇尚革命英雄主义、秉持革命乐观主义、信守革命忠诚精神的威武之师

革命英雄主义

1950年10月25日,即志愿军首批作战部队入朝后的第六天,在温井两水洞地区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的将士们践行了他们的出征誓言:“要打好出国作战第一仗,为祖国争光!”

10月25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出征前夜,心潮澎湃的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趴在煤油灯下,写下“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大后方的作曲家周巍峙将改过个别字句的该诗谱写成《打败美帝野心狼》,后被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曲手稿(复制品)。 江宏立 摄.jpg

▲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曲手稿(复制品)。 江宏立 摄

唱着战歌,英勇的志愿军将侵略军一路南逼,粉碎了敌人“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三次赴朝的作家魏巍,在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录了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志愿军第335团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牙齿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从此,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志愿军全体将士。

作家魏巍依据松骨峰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写成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江宏立 摄.jpg

▲作家魏巍依据松骨峰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写成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江宏立 摄

“最可爱”的3连士兵们,被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了“攻守兼备”锦旗。这面锦旗,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战旗方队百面荣誉旗帜中的一面。今天,身披荣光的“攻守兼备”锦旗就挂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展墙上,接受人们的瞻仰。

为表彰志愿军第335团3连在松骨峰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奖励了一面“攻守兼备”旗帜。 江宏立 摄.jpg

▲图为“攻守兼备”锦旗。 江宏立 摄

观众若想更直观地感受战争之激烈,那就去参观辅助陈列“鏖战上甘岭”:当年阵地上的炸弹片、嵌有弹片的树木、夹杂着弹头与弹片的碎石粉末、带血的棉衣等文物一一展陈。“敌人向这块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投入3000余架次飞机,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把山头削低了2米,石土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张校瑛副馆长讲解道。

上甘岭阵地上,有一面屹立不倒的战旗,上书“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在志愿军与强敌浴血奋战的43个昼夜里,这面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旗上,留下了381个弹孔,火力之密集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罕见。

战旗已褪色,而它承载的“上甘岭精神”则永不褪色,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坚决战斗,血战到底的胜利精神。

这是一截从上甘岭战役阵地上带回的嵌有弹片的树木。江宏立 摄.jpg

▲这是一截从上甘岭战役阵地上带回的嵌有弹片的树木。江宏立 摄

这是从上甘岭战役阵地上带回的被炸碎的岩石和混杂其间的弹片。江宏立 摄.jpg

▲这是从上甘岭战役阵地上带回的被炸碎的岩石和混杂其间的弹片。江宏立 摄

革命乐观主义

在抗美援朝战争厅一隅,观众们透过落地玻璃橱窗驻足观看:左边是美军精良的武器、御寒的大衣、考究的皮靴、手表、指南针……右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万国造”枪支、单薄的棉衣、随身的细长米袋子、黄胶鞋……中间的墙上,有一张重型装备对比图:美军步兵一个师拥有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榴弹炮72门,高射炮64门,联络飞机22架;而志愿军步兵一个军,这些装备的数量都是零!

装备匮乏+气候严寒+补给困难,让志愿军第9兵团的长津湖之战极端艰辛: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造成70%的迫击炮无法使用,步枪、机枪枪栓被冻无法击发,战士们忍饥受冻,一两天才能吃上一顿结冰的高粱米,有些战士以战斗的姿势成为雪地战场里永远的冰雕。但就是这场历时10余个昼夜的战役,歼敌13916人,予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1部以歼灭性打击,打开了东线战局。美军把长津湖之战称作“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了有效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持久作战,筑成了能防、能攻、能机动、能生活的坑道工事。艰苦作战的间隙,将士们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钻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辅助陈列“无敌坑道”,你能在这里看到一把有趣的胡琴,它的琴筒是用罐头盒做的。志愿军战士给它起名叫“两洲三国胡琴”,指的便是它特别的取材:缴获的美军罐头盒、朝鲜的木材、中国的马尾。

志愿军战士利用美军的罐头盒、朝鲜的木材和中国的马尾,制成“两洲三国”胡琴。  江宏立 摄.jpg

▲志愿军战士利用美军的罐头盒、朝鲜的木材和中国的马尾,制成“两洲三国”胡琴。  江宏立 摄

文工团在坑道里表演双人舞、打腰鼓,又到炊事班帮厨……老照片还原了苦中有乐的坑道生活。

简渤女士将母亲生前珍藏的老照片、文工团慰问演出节目单等50件文物史料无偿捐献给纪念馆,“文物不属于我们个人,而是属于抗美援朝这场战争。”

简渤的母亲叫陈迅,河北省山海关人。1951年,她14岁,她的妈妈对驻扎的志愿军说:“我的四个女儿你们随便挑,看中哪个就把她带走吧。”入伍的陈迅成了一名文艺兵。

陈迅随文工团入朝慰问。她的脚冻伤了,脸上也刮了几道疤痕——部队出车时为躲空袭,就把敞篷车往树林子里开。

陈迅使用过的朝鲜语学习手册填补了馆藏空白。手册上,手录了生活用语的朝鲜语写法、读音和中文语意,比如“脸盆借我用一下”。它成了共同生活在坑道里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交流“神器”。

“今天,我们把母亲精心保留了66年的物品捐献给抗美援朝纪念馆,让她的这些物品有一个完美的归属。”英雄的志愿军的女儿,在文物捐赠留言簿上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革命忠诚精神

抗美援朝纪念馆战争厅里放置着一块墓碑,它的主人是杨根思。

特等功臣、特级英雄杨根思 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jpg

▲特等功臣、特级英雄杨根思 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首位特级战斗英雄。1950年11月29日拂晓,美军向他负责镇守的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发动攻势。守住小高岭就能卡住美军南逃的咽喉。中午,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阵地上的弹药已打光,增援部队尚在途中。紧要关头,杨根思抱起仅剩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和鲜血守住了小高岭。

杨根思牺牲后,遗骸被运回国内,安葬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不久迁葬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碑则留在了原陵园,后被作为文物收藏于抗美援朝纪念馆,成为弘扬革命英雄主义、革命忠诚精神的生动教材。

杨根思、黄继光、杨春增、伍先华、邱少云、孙占元、胡修道、杨连第、许家朋、杨育才、李家发……这些英雄的名字,和这场战争一起,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的三面墙上,满满镌刻着英烈们的名字,英名历历,英魂耿耿。入口处的“向最可爱的人致敬”艺术装置,接受着观众们的军礼、少先队队礼、注目礼。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入口处的艺术装置。左边的数字2900000代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先后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部队的累计人次。右侧的197653是国家民政部最新公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统计人数。.jpg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入口处的艺术装置。左边的数字2900000代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先后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部队的累计人次。右侧的197653是国家民政部最新公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统计人数。 江宏立 摄

“这么多年,我最怀念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96岁的孙景坤,向战友们致以庄严的军礼。

孙景坤日前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1947年,孙景坤入伍,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1949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三次奔赴朝鲜战场,九死一生,荣立一等战功。1955年复员时,他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

他带领乡亲们栽树修坝,挡河造田,却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提及。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册子,说这书上说的英雄不就是老孙头吗?我们才逐渐知道父亲那些年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

别人问他:顶着这样的荣誉,你为什么不向组织提要求而宁守一生清贫?他说:“我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想想看,战场上死了多少战友,死去的人什么都没享受着,我活着回来还要什么享受?!”

孙景坤的选择,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风骨,折射出信仰的力量,映照出忠诚的赤子初心!

他将深藏箱底的立功证书无偿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发黄的证书上记录着他的立功事迹。功名终不会被历史深藏。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敬军礼。 刘海东  摄.jpg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敬军礼。 刘海东  摄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昆捐献的立功证书上,记录着他的立功事迹。 江宏立 摄.jpg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昆捐献的立功证书上,记录着他的立功事迹。 江宏立 摄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并打捞出更多的细节,丹东市委宣传部专门组建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工作团队,进行抢救性采访拍摄,推出了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

怀抱国际主义精神的和平之师

志愿军战士罗盛教的故事从朝鲜的栎沼河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为感激这位“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朝鲜将栎沼河更名为“罗盛教河”,把安葬罗盛教烈士的佛体洞山更名为“罗盛教山”,把被救少年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更名为“罗盛教村”。

抗美援朝纪念馆中朝友谊厅里,展陈了很多承载着两国友谊的文物,有朝鲜人民军司令部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紫铜果盘,有金日成赠给志愿军副司令员宋时轮的漆器盒,有金日成赠给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的人参酒,有朝鲜人民赠给志愿军的铜勺、铜碗、铜筷,有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的功勋在我国历史上永放光芒!”文字的朝鲜香烟……

这是朝鲜人民军司令部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紫铜果盘。 江宏立 摄.jpg

▲这是朝鲜人民军司令部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紫铜果盘。 江宏立 摄

这是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赠给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的人参酒。 江宏立 摄.jpg

▲这是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赠给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的人参酒。 江宏立 摄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张恺新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战争,保卫了新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安全,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大国尊严,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所在连队原有约200人、活下来的只剩18人,志愿军老战士赵继胜更知道和平的宝贵:“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珍惜和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这是总结抗美援朝精神的展板。江宏立 摄.jpg

▲这是总结抗美援朝精神的展板。江宏立 摄

接近展览尾声的一块展板,总结了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高擎爱国主义,崇尚革命英雄主义、秉持革命乐观主义、信守革命忠诚精神、怀抱国际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我们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人民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不可战胜!

走出抗美援朝纪念馆,脑海里回旋着那首充满英雄豪气的《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作者:本报记者 江胜信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