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进博会“金秋之约”不止于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更在于激活内需市场的庞大潜能。作为第三届进博会的配套活动之一,昨天举行的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论坛宣布,康复辅具产业长三角“千亿俱乐部”正式启动。未来,上海将引领长三角地区孵化若干家康复辅具领域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千亿元的目标。
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将基本形成康复辅具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为进一步提升需求端的支付能力,上海将先行先试探索把部分康复辅具产品纳入长护险支付目录、医保报销目录等,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康复辅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一些制造业龙头企业也积极参与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上汽大通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负责人王瑞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探索包括早餐车、负压救护车等在内的不同类型汽车产品。
王瑞表示,为人们提供无障碍出行服务的福祉车,其未来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我认为千亿元级市场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很快就能实现的事情。”
有人跃跃欲试推出核心产品,也有人早早瞅准了产业痛点、静待发力。“目前我国康复辅具产业的系统性和智能性还不够。”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汪兵认为,他们将着重提升康复辅具产业的智能性,从而进一步减轻护理员与老人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目前长三角合力发展康复辅具产业可以说“恰逢其时”。从需求端而言,市场需求旺盛。不过,受限于高企的成本,一些康复辅具产品目前的价格仍让人望而却步。随着长三角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成本也将有所下降,更多康复辅具产品可望进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