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毛主席从未收到过的这封家信,里面讲了些啥?

文汇网

“他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谁把我的信带给他,把他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这段杨开慧写于1927年与毛泽东分离后的话语中,深深地透露出她对毛泽东深深的爱恋及思念,此时距离她牺牲仅有10个月。

当这份手稿在杨开慧故居被发现时,毛泽东已经离开人世,终究没能收到爱妻的家信。现在,作为新增补的32项共34件史料之一,这段来自杨开慧手稿的文摘刻于铜板,陈列在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明天是毛泽东诞辰127周年,位于甲秀里的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全新亮相。陈列馆通过深挖毛泽东在上海的革命足迹,同时专程走访韶山毛泽东故居和湖南板仓杨开慧故居等相关展馆,增补了32项共34件珍贵的历史史料和相关实物,优化完善了参观路线,更全面地讲述革命者舍家为国的忠贞信仰和家国情怀,用这种别样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其中,增补最多的是杨开慧和毛岸英烈士的遗物。

edit_1.00_04_19_07.静止002.jpg

在这段文摘下方,记者看到一份泛黄的书信,这是杨开慧手稿《给一弟的信》的复制件。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主管吴青介绍,这封信写于1929年,是杨开慧得知朱德夫人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后写给堂弟杨开明的,希望能够托孤。但这份“遗嘱样的信”最终也未寄出,直到1982年才重见天日。这些珍贵的文字,向参观者打开了杨开慧作为革命者、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在生命中最后三年的内心世界。

edit_1.00_03_52_13.静止004.jpg

同时还新增了从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牺牲地取回的一捧泥土;俄罗斯政府授予毛岸英的二战反法西斯勋章;毛岸英在学习朝鲜语时,手写朝鲜语字母的纸片;他记录古代哲学的纸片;他使用过的中共中央机要室信封……这些珍贵的史料、实物,将革命者的忠贞信仰与家国情怀展现得更加丰满与鲜活。

在旁边另一幢石库门建筑里,记者看到了墙上新增的沪西工友俱乐部旧址地图以及陈列柜中的三本史料。这些详细记载着:1924年9月1日,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毛泽东作为平民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十分重视平民教育,委托妻子杨开慧到工人夜校讲课,为工人传授文化知识并提高其政治觉悟。在上海期间,杨开慧“风雨无阻”,常到沪西工友俱乐部讲课,还帮助毛泽东整理材料、誊写文稿。

吴青介绍说,在这次增补的史料中,两张瑞金宾馆的照片,揭晓了建国后毛泽东首次来上海的时间。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乘专列到上海,下榻于原华东局办公地瑞金宾馆,随即听取陈毅等上海市领导汇报。据有关人士回忆,会议至凌晨五点左右才结束。当主席准备休息时,发现随身行李还放在专列上。毛主席从延安到北京,一直是用自己简单的行李休息睡觉的,从来不用招待所被子。后来,主席一直在房间看文件办公,没有休息,直到下午四时离开瑞金宾馆。

“毛泽东来,小谈即去。据云来已月余,客博文女学,病多日矣。湘情如靖,将扩充文化书社于各县。湘人真勇于运动。”吴青指着一本旧式书籍告诉记者,这是泰东图书局老板赵南公的日记,日记中明确记载了中共一大后毛泽东8月11日尚在上海的行踪。陈列馆正是据此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次数增加为12次。

据悉,多媒体视频《毛泽东:首任中组部部长》也是本次新增。吴青告诉记者,中国共产党从创建起,就十分重视组织工作。1924年5月,根据《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中央组织部正式成立,毛泽东担任第一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毛泽东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参与筹备党的四大,签署了关于召开四大的通知和代表名额分配。同时,还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开展组织工作。

edit_1.00_04_24_07.静止003.jpg

静安区文化旅游局调研员张众介绍,此次补充的毛泽东主席的足迹也让更多人知道,除了我们较为熟悉的方面,毛主席其实也在中国工人运动中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他担任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众所周知的湖南一些工人运动,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伟大胜利的。

“即将迎来建党百年,所以我们也想借此机会更好、更全面地展现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的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历程。”张众说。

“初心足迹:毛泽东在上海”红色研学线路也将同步推出,这是市、区红色资源整合的强强联手,也是助推更多红色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搭建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和繁荣发展更广阔平台的创新尝试。


作者:顾一琼 王宛艺

摄影:叶辰亮

剪辑:王天赐

责任编辑:王蔚 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