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过年”是中国传统大节日,过年习俗深入人心。在上海郊区,更是“年味”十足。有老习俗、也有新气象、更有今年特殊的“就地过年”,这个春节,沪郊各地过得热热闹闹。
“八宝饭”要自己做
在金山,有一道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甜食,叫八宝饭。八宝饭外形好似一只聚宝盆,象征“五谷丰登”,也是代代传承的家的味道。擅长做八宝饭的枫泾人张秀芳、王爱莲节前就聚到了一起,“以前都是看自己的长辈做,现在传到我这里,一做已经十几年了”王爱莲说。
为了确保美食原汁原味,王爱莲特地找了一个有灶头的厨房。“要做这道美食,还是传统的土灶最好。”制作当天,随着糯米在灶上蒸煮,雾气腾腾的“灶头间”散发出阵阵清香。
“以前乡下家家户户过年时都要做八宝饭。现在超市里可以买到各种速冻八宝饭,还在坚持自己做的就越来越少。”要想成功好八宝饭还是有点学问的:要把米淘净后要凉放2个小时;将米在大灶上蒸30-40分钟;糯米出锅后,要及时将白糖、猪油放进去,边放边搅拌,一股猪油混合着糯米的气味便散发出来,沁人心脾。碗的底部摆上蔓越莓、葡萄干、红枣等“八宝”,再放上一拳大小的豆沙,扣碗时还要用剩余的糯米沿着碗边扎扎实实的压紧,取碗后一碗漂亮的八宝饭就完成了。
据了解,传统上金山人从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廿四日起已开始“过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结束,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年节习俗,包括:掸埃尘、吃奘糕、送灶、祭灶、蒸糕、买春联、买年画、贴“门神”、家人同吃“年夜饭”、初一待客请喝“糖汤水”、迎送“财神”,到农历正月十五,早先,街上有舞龙灯和灯会,很是热闹。像朱泾镇的农村人,就会在这天晚上用一根棒捆上稻草,把稻草点燃成为火把,在田间小路上边甩边跑边喊着民谚歌谣,事实上,这是古代烧庄稼害虫幼籽的遗留,也是一场祈祷丰收的民间活动。
“上海之鱼”成“爆款”,体育馆里燃烧卡路里
随着“五大新城”的发力崛起,沪郊过年也出现了许多新气象。
今年春节,奉贤新城的城市客厅“上海之鱼”成了“爆款”。大年初二起,与假期前两天相比,气温有所回升,堪称“亲子乐园”“溜娃胜地”的泡泡公园迎来了大客流。
小朋友们聚集在蚂蚁乐园的滑滑梯、索道体验、攀爬区、沙滩区、荡秋千、毛毛虫隧道等区域,不少区域还需要短暂排队才能轮的上。
不少“溜娃”的是从市区过来,“前两天走亲访友,今天天气好就带孩子出来玩玩”市民杨先生说。有的市民带了帐篷,惬意地在草地上野餐、休憩。多数家长表示,这几天天气不错,带小朋友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也增加社交能力,因为这边小朋友比较多,玩着玩着就熟悉了。为了保障市民游客有一个安全的游园环境,公园也增加了一些便民措施,小卖部、公共厕所、自动贩卖机以及园区内的垃圾桶都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在服务点还有一些特殊用品提供给游客,比如常用药品、儿童推车、轮椅、针线包等,以备急需。
拒绝“每逢佳节胖三斤”,过一个“健康年”,也是如今的新风俗。在青浦体育馆内,则是每天下午人声鼎沸,不管是乒乓球场馆还是羽毛球场馆都迎来了一波运动爱好者。对于很多市民而言,闲暇时间出来健个身、出把汗已成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特别是过年期间,如果不运动,各种热量爆表的饭局将默默囤积一波脂肪。市民莫女士一直都是运动爱好者,趁着天气好,她约好同事一起打了一场羽毛球。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菜肴丰盛,每天都吃得特别多,吃完饭不动,身体素质很容易变差,所以春节期间还是要动起来,特别喜欢运动后“挥汗如雨”的感觉。
据体育场馆工作人员介绍,年初二和初三,场馆只有在下午12点至4点开放,虽然开放时间不长,但是每天约有300多人次预约。从年初四开始,场馆将正常从早上8点开放至下午6点,预计每天将有近600人次预约前来运动。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除了一波老面孔之外,今年春节期间场馆也吸引了很多留青过年的“新朋友”。来自江西的肖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以往过年回老家都是在外面拜年、吃吃喝喝,今年也是响应政府的政策,第一次留上海过年,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她便把运动放上了议事日程,丰富自己的生活。
“你们就地过年,我们不能少了人情味”
在青浦白鹤镇江南村的草莓园内,2月14日迎来了一波特殊的客人,大家人手一个小盒子,在长势喜人、莓香四溢的草莓基地中畅游穿梭、边摘边尝,尽情享受果实的香甜,体验采摘的乐趣,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今年春节,在上海郊区的很多企业外地员工纷纷响应原地过年号召,选择在过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春节。如何让留青员工过一个丰富、开心的大年?当地政府和企业也动足了脑筋。位于青浦工业园区的书香门地(上海)美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同吃年夜饭、组织采草莓、看电影等活动,让外地员工能够留在第二故乡过个别样的新年,让年味更浓,让生活更美,让乡愁得到慰藉。
书香门地书香学院副院长朱海波说:“公司考虑到员工在上海过年的情况,就准备了很多活动,比如说开放公司的图书馆,开放专业的运动场地。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活动,一个是大年三十公司为留青员工提供年夜饭,第二就是今天的采草莓。公司希望能给员工过一个不同的农历新年。”
而在奉贤四团镇四团镇五四村生活驿站里,每天都会飘出饭菜香味儿。五四村党总支副书记陈丰介绍,该村共有400多名“新村民”留村过年,基本来自安徽、四川等地。他们之中,有不能和年迈父母团聚的,有不能和幼孩团圆的,村民们得知后,便生出了“关爱新村民”的想法。在村委会的帮助下,生活驿站借到了“制作场地”,村合作社送来了“制作食材”,村民们则拿出了“制作手艺”,一起为这个共同的梦想圆梦。短短一个上午,七八位村民就一口气作出了百来个八宝饭,趁热,村民们还当场包装,“你们就地过年,我们不能少了人情味。一人2个,让大家这个年也过得开心点。”陈丰吆喝道。
作者: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