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安全对话刚刚结束,美防长外长随即赴日,日美2+2会谈急于抱团取暖

文汇网

XxjpsgC007423_20201209_PEPFN1A001.jpg

▲非洲裔美国人、退役四星将军奥斯汀出任拜登政府国防部长。| 新华社发

东京时间15日下午3时许,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乘坐的专机降落在驻日美军横田基地,掀开了拜登政府新成员首次外访之行。据日媒报道称,奥斯汀将与随后抵达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同出席于16日在东京举行的日美外长和防长“2+2会谈”(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

拜登返亚有点急

3月12日,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四国刚刚完成了线上“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首次首脑会谈。这次由美国总统拜登倡导举行的会谈对外释放出强烈信号:“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将成为印太区域外交与安全的“新角色”,也反映出拜登政府重返亚太政策的迫切性。日本共同社指出,美国拜登政府将该机制视为“印太政策的基础”。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是拜登上任后最早参与的多边会谈,既说明美国政府看重与“印太”盟友的密切合作,更意味着拜登的多边主义同盟模式将取代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对抗手段,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轴。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则专门点名中国,把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

拜登政府的亚太政策趋势,明显反映出了其急于推动“美国回来了”政策的落地,也反映出美国需要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来制衡对手,又因“体力不支”开始依赖亚太盟友的衰退之势。

刚刚结束的“四边安全对话”就涉及与会国共同利益的地区和全球议题,和如何维护开放、自由的印太地区加强合作展开了讨论;重点商讨了印太地区的新冠疫苗供应、新型关键技术、海上安全、气候变化等。虽然对话议题广泛,对象不明,但舆论分析这无疑都是指向中国,试图构建起美国主导下的针对中国的新“包围网”。

重新强化日美同盟

“四边安全对话”刚刚结束,日美双方又相继披露将于16日在东京举行两国的外长和外长出席的“2+2会谈”,日本首相菅义伟计划于4月初访美等系列深度互动的消息。此外,布林肯和奥斯汀还将于17日访问韩国。奥斯汀随后还将赴印度访问。美国的这一系列外交操作明显反映出了拜登政府对巩固与亚太盟友关系的迫切心理。

XxjpsgC007357_20210127_PEPFN1A001.jpg

▲美国国会参议院1月26日投票批准前常务副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出任国务卿。|新华社发

据日媒报道,随着布林肯和奥斯汀亚太首访的日程开启,美国政府14日发表了题为《重新确认坚固的日美同盟》的文章,彻底坦言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文章重申,美国视同盟为“和平稳定繁荣的基础”,并点名中国,要与盟友合作“对抗中国对亚洲和全球所带来的共通挑战”。报道称,在16日举行的日美外长防长会议上,布林肯、奥斯汀与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防卫大臣岸信夫的会谈中将沿袭这一文章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文章将日美同盟定位为“维护印太地区和世界超过60年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基础”,并表示将继续深化基于尊重民主人权等共通价值观的日美同盟关系。而日美同盟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新冠疫情对策、气变问题、基于自由公正规则的贸易以及“中国的挑衅”等,强调日美应采取联合应对的方针。

针对日美安保问题,文章称要绝对参与对日本的防卫,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适用于“冲绳的尖阁诸岛(我钓鱼岛群岛)”,并反对“单方改变东海现状以及持续弱化日本对尖阁诸岛行使管辖的行为”。舆论分析称,美国此举明确是在暗指和牵制中国在东海区域的活动。

文章还强调日美将通过增进经济合作来增加双方的收益,在5G领域将构建“仅由可信赖企业搭建的安全网络”,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宇宙探测等科技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美国为了重返亚太,是否会将四方安全对话打造成亚太版“小北约”?日美“2+2会谈”能否实现“牵制中国”?美国外长、防长的亚洲之行又将如何推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仍有待观察。


  作者:文汇报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敖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