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 读史启迪当下,沪上作家学者荐书

文汇网

屏幕截图 2022-04-02 143530.png

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院长孟钟捷、历史学系副主任瞿骏推荐《战争的战争》《毛泽东早期文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维瓦尔第乐曲《四季·春》。

屏幕截图 2022-04-21 115245.png

孟钟捷推荐语: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它重新构建了欧洲的国家形态与国家间关系,奠定一系列近现代世界运行的主要观念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三十年战争及其结果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国际格局本质和演变的基本认知,即民族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共同体形态,构成了一切国际行为的基点,保障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被视作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原则。

在此理解下,在无数民族国家组成的黑暗森林里,冲突与战争也就不可避免,强权政治此起彼伏。然而,《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并没有落入上述认识窠臼,而是“将和平置于所有论述的中心”,聚焦于讨论“战争进程中的和平尝试与和平机会”,并一再从细节入手,展示“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前现代政治体的行动潜能。

这种在“战争”中看到“和平”的视角,连同超越“民族国家”的分析实践,呈现了观察反思近现代国际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另一些画面,例如并非战争本身而是战争中的历次和平谈判才是历史最终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民族国家在战争结束前后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它是国际社会的唯一合法存在,其他类型的政治共同体(如神圣罗马帝国那样的松散联盟或者多民族帝国)同样发挥国际影响力。

该书视野宏大却不失细节,作者对于各国追求和平的成败得失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评述,特别让人能够联系到当下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极有启迪意义。

image.png

瞿骏推荐语:

《毛泽东早期文稿》呈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革命者的形成过程,展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实践,为读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各种类型的史料。这些史料既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毛泽东早年生命历程和思想演变,也能让读者感受他身处的时代变迁和历史语境。

在以上两条线索的互动中,一个亲身参与过辛亥革命的青年会跃然眼前;一群五四之子的群像也会在读者心中慢慢建立和展开。在此建立和展开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认识到毛泽东从早年就追寻着一个“真中国”。这个“真中国”指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文明乃是中国和世界现代转型的强大基础,而绝非可以弃之而后快的包袱。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洋世界”与“土世界”应共同发展,而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中国革命者的思想和实践中为交织互动的两面,而非只有单独的一面。

在“真中国”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是一场国家独立与改变世界并举的革命。她希望从改变中国出发,进而改变不公道的世界;她强调“世界主义,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愿大家好的主义。殖民政策,只愿自己好,不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损人利己的政策”。这场伟大革命也是一场在社会主义大潮与大势中的革命,更是一场教人“活”,而不是教人“死”的革命。

在阅读《毛泽东早期文稿》的同时,配合阅读《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相信读者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屏幕截图 2022-04-21 114823.png

秦文君推荐语:

过去40年里我出版了70本童书,感觉时光和水一样流逝,但文学之美丽是永恒的,特别是一些描绘人类最初模样的书所呈现出来的。我把自己的作品和指引过我的书放在上海郊区的书房里,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在书橱里占C位,都是常读常新的了不起的作品。

马克·吐温塑造了顽童汤姆·索亚的成长,把他放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纯真的童心世界,另一个是广阔的大千世界。《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幽默的、流畅的,暗藏非常深奥的地方,通过精彩的故事,极其犀利地指出善和恶的真相。正如作者说过:“你既是幽默作家,也要唤醒和指点。告诉别人你爱谁,对不幸的人应该仁慈……”

这本书把儿童不仅仅看作是“儿童”,还看作是“人”,而且善恶分明,这样的转变使得文本生发出一些“厚度”,小读者一眼就能看到“有趣”和“有意思”,更能体会崇尚善、鞭挞恶的意义,等他们长大后再来读,还能看出人生的悲悯,世界的规则……

屏幕截图 2022-04-21 114809.png

隔离在家,这曲子的旋律让我备觉温暖。记得2019年春天,我在宝山文学小英才班给一群三年级的孩子们上描绘春天的课,特意陪他们一起穿越了300多年,从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汲取灵感。

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倾听维瓦尔第《四季》里春天的乐段,却能感受到乐曲的种种意象:小鸟欢快地鸣叫、溪水叮咚流淌,暴雨突至、春雷阵阵,不久又放晴,回归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午后微风轻拂,草叶婆娑,牧羊人春困,小狗汪汪叫着,守卫着酣眠的主人……

更不可思议的是,经过情境化的讲课,在场很多孩子在接下去的20分钟内,写出了关于春天的美妙习作。

屏幕截图 2022-04-04 103716.png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