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针对特定人群的诸类生活实际问题,闵行公安各派出所的 “社区帮困先锋队”通过梳理排摸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与居委干部、志愿者以协同推进的方式共同全力解决困难。
亮明身份 广收意见
“王警官,给你点赞。”在这段评论以后,夏朵园居民们纷纷在微信群出给出了“大拇指”点赞。
小区居民老谢的女儿因为罹患重病一周要接受2次血透治疗,马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王相军第一次接到求助就帮助接送小谢,还将小谢背上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志愿者提供“三天一次”的帮困服务,这些努力让左邻右里“尽收眼底”。
为了更好掌握大家情况,王相军在防疫期间加入到了各类居民生活群共计32个,覆盖了5个居民区,并主动亮明自己的身份,广泛了解掌握大家的诉求。
各支“社区帮困先锋队”在防疫期间根据辖区情况,社区民警均加入到了各类生活、团购微信群。目前,民警已经在3390个本区的居民微信群亮明身份,每日收集群众向居委反映或居委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帮困清单。以68个警务责任区为单位的“社区帮困先锋队”,服务范围覆盖14个街镇的1183个小区(村宅)。
民警按要求在完成求助类警情闭环处置基础上,通过在线上亮明身份掌握辖区居民需求。积极回访相关社区的居委干部、楼主长,找到共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跨前一步 共商良策
4月27日,莘光派出所第一警务责任区“社区帮困先锋队”队长马晓斌在春申万科城社区居委会翻看第二天的送药清单,“马警官,放心吧,我们志愿者都对接过了。”
为保障居民就医配药需求,马晓斌在3月中旬就提出要加强各类医疗需求收集,形成网上药品采购、开诊医院查询、外出就医流程等具体的工作流程,经过摸索,居委会很快就制定了相应的指引。并按南北两区成立两个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并设6个保障小组开展工作。
针对线下配药需求,他指导居民使用微信小程序填写户号、药品名称和数量等信息,形成“一户一表”,并由志愿者上门收取医保卡、就医记录册后,由志愿者队伍到医院配药。
截止目前已经累计提供配药服务452人次。社区还招募志愿者组成外籍居民对接小组,为小区内209名常住、140名临住外籍人士提供线上服务。
及时响应 全力以赴
“老人们要没饭吃了。”4月初,扩伦养老院向属地马桥派出所求助。院里厨房的加热设备突发故障,但受疫情影响,维修厂家无法提供送货服务,这让院长一筹莫展。
“社区帮困先锋队”接到求助后,立即联系维修厂家,民警迅速前往位于嘉定区的制造公司拿取更换设备,当天就解决了院里的备餐难题。“我要代表我们62位老人感谢人民警察!”院长耿立萍难掩错综复杂的心情。
面对突发情况,先锋队员采取快速上报、及时处置的方式介入帮困。4月10日,华漕派出所“社区帮困先锋队”接到许浦村村民杨先生的微信求助,妻子因怀孕在医院突发大出血,现在生命垂危,需要家属到场签字才能抢救。民警果断伸出援手帮助他的爱人转危为安。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居无定所人员等情况,均由“社区帮困先锋队”先行给予救助,再由派出所协调街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安置工作。4月1日以来,各支“社区帮困先锋队”已经协助救助相关人员851人。
闵行公安也正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通过纾解民困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城市温度体现在当下防疫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周辰
通讯员:陈春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