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巅观光厅恢复开放,首位游客收到特别礼物

文汇网

DSC_2045_看图王.jpg

今天,国家4A级景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之巅观光厅全面恢复开放迎客。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恢复运营的初期采取50%限流措施,以“实名制+分时预约+限流”的方式,合理布局景区人员密度,全力保障游客健康和安全。

DSC_1966_看图王.jpg

早上8:30,观光厅开始营业,经过一系列健康查验,第一位游客艾先生入馆,受到了迎候在那里的工作人员热情欢迎。观光厅运营方负责人向他赠送上海中心水晶模型和观光厅吉祥物太阳狮的杯子作为礼物。他是一位酒店从业者,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之巅观光厅,在疫情之前他就来过。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早到,他说早上清净,光线好,好拍照片。对于第一批入馆的游客,运营方都准备了小礼物,工作人员还举着各种标语向他们表示欢迎。

时隔几个月重新开放的上海之巅观光厅在确保游客健康和安全方面格外用心。观光厅从2020年开始就执行“实名制+分时预约”购票及入馆管理,此次恢复开放,仍继续执行相关措施,游客凭本人二代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通过上海中心官方微信或携程、驴妈妈、同程、美团平台等官方合作商进行实名制预约入馆和购票。

DSC_2018_看图王.jpg

每时段预约人数有限,约满为止,预约原则上须提前一天,如现场时段如仍有剩余的入场额度,也可当场预约入馆。预约购票成功的游客将获得一个入馆二维码,可验证刷码入馆,以这种“非接触式购票”的方式尽可能减低接触感染的风险。

观光厅严把“入口关”。在入口处,数字哨兵几个月前就已安装到位并经过调试,场所码也放置在了显眼的位置。成功购票并预约入馆时段的游客入馆时需佩戴口罩,并接受数字哨兵查验或扫场所码,出示行程码,体温不超过37.2摄氏度,“随申码”需为绿码,同时需持有72小时之内的核酸阴性证明(从采样时间起算),方可入馆。无智能手机的游客(包括老年人和儿童)可通过同行亲属申领“亲属随申码”,符合申领要求的游客也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线上申领纸质版离线“随申码”。

根据运营方介绍,在馆期间,游客需全程佩戴口罩(用餐时除外)。工作人员会做好安全距离引导,引导游客在排队的时候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超高速观光电梯每次仅限乘10人。

观光厅每天进行循环消毒,在公用设施,电子触摸屏、电梯、厕所等重点区域加强消毒频次。场馆的中央空调已经开启了全新风模式运行。新风系统配有多层滤网,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楼层内的空调回风关闭,同时加大新风和排风量,尽量避免由于回风产生的空气内循环导致的交叉污染,使整个空调系统运行期间空气更流通、更安全。在观光厅重开前,物业对于空调滤网进行了全面消毒和清洗,并保持一周清洗消毒一次的频率。

观光厅工作人员均按照行业主管部门指引,定期进行核酸检测(24小时),以及体温检测和记录;每日上岗前进行健康签到,并申报每日健康信息。工作人员均佩戴口罩上岗并确保上岗时正确佩戴相关防护用具。

此次上海之巅观光厅重新开放,开放了全部运营项目,包括B1序展厅、118层观光厅和“天时632”艺术空间。在“天时632”中,上海中心与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知名艺术家沙晓岚团队携手打造的全球首个以阻尼器为主角的沉浸式互动光影秀恢复上演。

在583米高的空间内,480颗点光源投影至空间顶部,仿佛置身星空下;6种激光共136台,千变万化;244个扬声器和穹顶环形空间打造全息声效,让声音准确定位;26台激光投影仪和8台传感器,当阻尼器随风摆动,便可触发为其量身定制的多组感应器设备,实时捕捉的动态数据激发数千组音乐、影像与光影矩阵的重新组合。一切都通过精密的计算,科技与艺术融合,人与空间、与自然的实时互动,都将转化为奇幻的自然视听盛宴,每一次的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

项目集多媒体影像、音乐、灯光、投影、激光等多维艺术表现手段为一体,在“音画互动”与“媒体布局”的宏观框架下,通过三大篇章的互动体验,打通听觉、视觉、触觉体验,与风对话、感受自然的律动。

据介绍,上海中心计划在年内继续推出新文旅项目,集高科技体验、时尚娱乐、文创教育于一体的元宇宙沉浸式科普项目AI之梦将于今年年底亮相,这是观光厅提升文旅服务的大胆尝试,也是优势地标资源与尖端技术和文化创意的整体融合的新实践,将给人带来更多奇妙的体验。


  作者:史博臻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