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步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沪上各大商业场所开始“回暖”,特别是堂食迎来有序开放后,商场的到访率高了,消费者停留的时间也长了。
作为市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场所的防疫安全尤需重视。此前,各大商场相继在出入口布局了“数字哨兵”,张贴了“场所码”,运营一个月之后,它们的使用情况如何?记者走访发现,大型商场、超市的“大门”把关都相对比较严谨,但是一些便利店、中小餐厅、街边小店等“小门”的场所码管理参差不齐,疫情防控意识仍需加强,市民也应积极配合,做到主动扫码、“凡到必扫”。
商场“大门”基本应查尽查,在入场动线贴满场所码
今天下午,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普陀区的长风大悦城。商场正门口布设了较长的通道,通道入口张贴了多张场所码。不少消费者在入口处会提前打开手机扫描场所码,等步行走到商场门口已能调出绿码,商场门口有专人拿着扫描枪逐一核实放行,入口处基本没有停留等待的现象,进门较为高效。
在商场正门的内侧,记者还看到了数字哨兵,但是使用较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则上数字哨兵和场所码选择其一就可,无需层层加码,现场有几位没有手机流量的老人,工作人员会引导他们通过数字哨兵刷身份证等方式来验证。记者看到,商场还规划了出入口,采用“只进不出”或者“只出不进”的方式,避免人员交汇带来的风险。
这几天,记者先后走访了美罗城、漕河泾印象城、合生汇等商场,发现商场的“大门”均有专人负责,检查也较为严谨。一位商场负责人介绍,消费者比较倾向于扫描场所码,商场也因地制宜,在消费者进入商场的动线上增加场所码,方便消费者提前扫码,避免在入口停留。
记者从各大数字哨兵供应商处了解到,商场对于智能防疫终端的需求仍在增加。Ucloud优刻得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场是企业较大的一个应用场景,比如在陆家嘴商圈,包括九六广场、上海陆家嘴1885广场、陆悦坊、前滩三期陆悦汇商场均在使用“数字哨兵”产品。如果消费者的核酸报告超过72小时,“数字哨兵”会发出语音提示“您的核酸报告已超过72小时”,并且在屏幕上同步显示;如果消费者持黄码或者红码,“数字哨兵”会提示“健康码异常,禁止通行”,并且同步相关信息到商场管理方,有效防止“漏网之鱼”。
九六广场的一位保安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没有碰到黄码或者红码,但一天能查到几十个核酸超过72小时的市民,“我们会婉拒市民进入商场。”
“小门”还需“凡到必扫”,防控之“弦”松不得
进入商场的“大门”后,商户的“小门”是否能做到“凡到必扫”?记者也做了实地探访。在长风大悦城B1层的优衣库,记者一进门就被工作人员拦下,要求先扫场所码后才能入场,商户配备了专人提醒,并将场所码放在显著位置。在漕河泾印象城B1层的麦当劳,记者看到,消费者进门前不仅要扫场所码,而且需要经过工作人员测温、填写相关信息后才能入内,一旦餐厅内用餐容量达到75%,门口即会实行限流措施。
但在上述商场内,一些规模较小的餐饮商户内,记者并没有收到任何的提醒,餐厅内多处张贴着场所码,但是否扫码全凭消费者自觉。
街边的一些小型便利店、小店、餐饮店等也有类似的情况。记者在数家便利店观察到,门口虽然张贴着场所码,但并没有强制要求扫码,一些消费者会自觉扫码进店,也有人匆匆进店买了商品就走,“雁过无痕”。被问及为何不要求进店客人扫场所码,一些门店回应说“人手不够照顾不过来”,“门店里只有一两个员工,要同时负责上货、整理货架、收银等工作,实在分身乏术”。
尽管小店的确存在人手上的不足,但在上海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这根疫情防控之“弦”松不得。无数道“小门”是城市烟火气的所在,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犹如数字“把关人”,以“扫一扫”的最简洁方式为用户带来无感体验的同时,也是精准防疫的重要举措,一旦出现疫情,可“码”上追溯相关人员活动轨迹、排查密接人员,也便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开展流调,为避免疫情扩散争取时间。
既要守住商场、商超的安全“大门”,也要守住街边便利店、小餐馆的防疫“小门”,有防控专家提示,面对街边的“小门”,市民更应该积极配合,做到主动扫描场所码、“凡到必扫”,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一份安全感。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