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在临港求学、就业、扎根,与“未来之城”共成长:“临港新片区成立那一年,正好也是我的职业生涯起点”

文汇网

何美玉.jpg

图为何玉梅工作照

“临港新片区成立那一年,正好也是我的职业生涯起点。”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何玉梅,2019年一毕业就选择了留在临港,目前就职于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在临港求学、就业、扎根,和她做出同样选择的青年学子还有很多。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这座“未来之城”开启了崭新画卷。上海海事大学作为第一批入驻临港的高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

三年来,众多在这里求学的青年学子,作为见证者与临港新片区共同成长,毕业后选择扎根临港,将自己的青春力量、创新力量融入这座“未来之城”。对未来,他们充满希望,相信临港新片区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亲身见证和参与临港新片区的变化

“在学校期间,听到老师讲起临港未来关于人工智能等一些产业落地的国家规划和战略,这让我对临港发展很感兴趣,也奠定了我后来留在临港的基础。”作为临港新片区的第一批年轻建设力量,何玉梅从不后悔留下来见证这座“未来之城”的成长。

“三年前,我们的工作地点和用餐地点在很简陋的蓝色铁皮房,当时临港对集成电路行业的片区发展就有很多规划,在这三年间,我们的办公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片区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规划也在一步步落地。”回忆三年来的工作经历,何玉梅不无感慨地说。近期,她正准备在临港买房,这里的房子相对便宜,这让她对接下来的生活有了更多规划。

xuling.jpg

图为徐玲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照

徐玲是上海海事大学2021届法律硕士毕业生。她告诉记者,“2018年,乘坐16号线和1043路公交,我踏上了研究生的求学之旅。出于机缘巧合,2021年初,我作为最早的一批实习生来到了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政办公室实习,通过为期半年多的实习,我坚定了留在临港的想法。”

谈到实习结束后能够顺利留用,徐玲表示,“这都要得益于实习期间,学校与公司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她回忆,刚来临港的时候,觉得临港像是“世外桃源”,颇具诗情画意。新片区成立以后,路上开始吊塔林立,办公楼里灯火通明,切身感受到临港翻天覆地的变化。临港新片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可以保持优美宜居的环境。

凭借自己的能力留在这里,“年轻人更有归属感

lupeng.jpg

图为鲁鹏在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照

“很感谢在母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导师的谆谆教导,让我毕业以后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留在这座城市。”2021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鲁鹏,目前就职于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担任尺寸工程师。

鲁鹏觉得,临港是一个很年轻的区域,在这里,大多数人都是从最基础开始奋斗,生活成本也不会很高。“这让家乡不在上海的年轻人更有归属感。而且,临港有一系列集聚人才的落户政策和打造临港新片区人才新高地的具体措施,也十分具有吸引力。”

记者从上海海事大学了解到,今年,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努力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鼓励毕业生到临港新片区企事业单位就业,到航运相关企业和航运相关岗位就业。此外,学校还调动各类信息资源,建立临港新片区就业信息平台,对临港地区企业招聘信息全时段滚动展示,进行重点宣传,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临港新片区的建设。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上海海事大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